第二次: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西部大开发初期,从1998年至2002年的四年时间内,株洲至六盘水铁路复线;内江至昆明、水城至盘县铁路及大型编组站同时在六盘水开工建设,是当时国内最多铁路同时开工的地级市,又使六盘水市飞速成为普速铁路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大十字交通枢纽地位,成为贵州省仍至西南最多铁路最密集的地级市。
第三次:西部第二次大开发中西电东送建设,这个期间一批火电、水电煤化工项目在六盘水建设,盘县建成了贵州最大的盘南火电厂项目,水城发电厂迁出旧址继续发电,水钢技改等等。
六盘水经过三次较大的发展动力后,市区急剧向东南扩建,到2010年之后,先后扩、修建了人民大道、钟山大道、凉都大道3条直达双水方向长达20余公里的市中心区主干大道。
随后,钟山开发区、荷城花园、凤凰新区、红桥新区、德坞新区、双水新城相续建成,使六盘水市区人口从30万达到50余万。
在21世纪初期,六盘水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先后关停了不少煤矿,也因市场环境影响而对一些老旧产业作出淘汰,在保证绿水青山中对保留下来的产业进行转型升级,逐步从“重”到“轻”全面涉及农业及旅游,根据凉爽的气候资源打造出中国第一个“凉都”城市品牌,连续举办了10多届消夏文化节,举办好几届国际马拉松等大型赛事,开发出一大批旅游景区,“凉都”引起世人关注,夏天来消夏度假的游客“挤破门槛”……
然而,失去大型重工业支柱的六盘水市,逐步失去了昔日最耀眼的流光溢彩,连续几年来从贵州经济实力雄厚的老二、第三大城市下降到老六位置,九个州市中倒数为第四,使这个300余万人口、人均仅次于贵阳的工业能源大市开始陷入尴尬的境地。高铁只有市区一条安六城际,还是一条断头路,企业生产经营大都不景气,旅游方面一时难见城效,成为收入低消费高的“忧心之城”,不少人员外流,失去了风采……
邻近的毕节,兴义两地飞快崛起,毕节从原来的贵州末名跃入前三,取代了六盘水成为贵州省第三大经济综合体城市。
3、再来一次创业:她依然会光茫万丈!由于六盘水经济总量在贵州数年来一直靠末,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不少网友对六盘水的现状唏嘘一片,批评及嘲笑之声不绝于耳。
有人说:六盘水这几年流失人员多达20来万。
有人说:20年之后市区才新增了一条百余公里的安六快铁,还好意是说是贵州西部铁路枢纽。
有人说:天道轮回,当了那么多年的“煤老板”大富翁,没想到“家道败落”会过上苦日子……
有人说:光靠“煤二哥”发家的城市又有啥前途……
有人说:照此下去怕要在贵州排到最后一名了……
有人说:把贵B车牌收回吧,六盘水不配拥有。
甚至有外地朋友常常劝我这个本地人,说快离开六盘水吧,再呆下去已经没有前途了……
总之,大家对六盘水的发展都很担忧,这不怪人家,对一座城市好坏的评价,都是别人的看法,咋怪人家呢?
自于“走了20万人”,这也是人家的自由和选择。来来去去,也有大量的省内外人在六盘水买房定居,消夏度假和休闲养生。
看看市区不断增加的大型楼盘,就知道房子仍有需求。
花无千日红,六盘水今天的现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她鼎盛辉煌的时候,很多城市还一清二白。现在区位下降了,不代表永远都在走下坡路,她必须在转型中经历阵痛、徘徊、探索、突围、奋起而蜕变,蓄势待发,在进行新时期中长途跋涉的发展之路。
这是过程,也是艰难的历程。
不管怎么说,这半个多世纪里,六盘水为国家贡献了14亿吨的煤,贡献了6000亿度的电,贡献了7000万吨的钢。还创造了很多贵州工业史上的第一。这是不可磨灭的贡献!六盘水的今天,也许是不少中小城市的明天。发展到一定的时候,都会面临产业转型,大家好才是好,谁不愿自己的家乡永铸辉煌?
向为建设六盘水付出青春和热血的大三线人致敬!
我始终不会离开家乡,相信她会一直传承三线建设时期留下来的精神,再来一次风风火火的创业,再次会在高原之巅上光茫万丈。你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