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沦丧的表现,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根源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2-12-01 06:54:20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介绍当代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哲学思想。今天我们开始介绍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说到交往,可能你觉得这还不简单,不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来往吗?为什么还能发展出一套理论呢?

道德沦丧的表现,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根源(1)

我们从日常的场景说起,当你仔细审视每一个交往的场景,你会发现很多时候这种“交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往。当你和领导或者老板协商工资的时候;当你和同事在争论问题的时候;当你和小孩在对话的时候。很多时候只是一方对另外一方的观念灌输,或者说双方都只是在自说自话,各自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或者展现自己的权威、抑或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已。我们其实也可以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扩展到组织和组织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往,大部分时候都是“单向的”,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交往”。

真正的交往应该是怎样的呢?至少应该是自由、平等和开放的,最重要的是,双方是以增进理解和达成共识为目标。但为什么在现实中往往无法做到呢?因为我们大部分交往,并非真正的交往行为,而是一种:工具行为。哈贝马斯借用了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关于两种理性的划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区分了两种交往行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工具行为采用的是“工具理性”,而交往行为行为采用的是“交往理性”。这两者虽然都是以理性为基础,都是对知识的运用,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简单来说,工具行为是人与客观世界的一种互动,而交往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

道德沦丧的表现,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根源(2)

“工具”这个词大家应该不会陌生,我们“打工人”经常自嘲是“工具人”,把自己看成公司的一颗螺丝钉,一个“工具”。在交往中如果把对方看成一种“工具”,那么你们的交往就是“工具行为”。工具行为体现出的是一种“主体性”是思维,行为的主体具有绝对的主导权,主体是核心,主体有一种权力和优越感。工具行为只是主体为了实现或者达成某个目标,而采取的行为。就像领导和你沟通,可能并非为了达成某种共识,而是为让你继续加班。

而交往行为和工具行为则完全不一样,交往行为是以语言为基础,通过真诚、真实和正当的语言行为在人与人之间达成理解和共识。交往行为是由“交往理性”支配的,而不是“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主体性思维,而交往理性注重的是“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这个哲学概念是近代西方哲学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其实比较难以把握,因为在不同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解释,在这里,我们姑且可以把“主体间性”理解为,主体和主体之间的统一性。工具理性是主体性思维,而交往理性关注的是主体间性。

道德沦丧的表现,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根源(3)

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说:“交往理性的内涵最终可以还原为,论证话语在不受强制的前提下达成共识,其中,不同的参与者克服掉了他们最初的那些纯粹主观的观念,同时,为了共同的合理信念而确立起了客观世界的同一性及其生活语境的主体间性。”

简而言之,交往理性关注的是主体间性,而不是主体性,目的是实现主体间的融合和一致,而且强调在平等、独立和自由的前提下达成一致。工具理性体现了主体的意志和观念,而交往理性则恰恰相反,需要我们克服纯粹的主体的意志和观念,更关注主体间的共识,在这里主观性反而变成了一种自我的偏见。

工具理性更主体的目的和意图,更关注客观真实性;而交往理性关注达成共识的合理性。虽然这两种行为都是以“理性”为前提的,但是他们对理性的运用是不一样。但在今天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地运用了工具理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工具行为”,在哈贝马斯看来,这正是现代社会的病理,哈贝马斯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

道德沦丧的表现,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根源(4)

什么是系统和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区分了交往行为和工具行为,对应着他社会理论中的生活世界和系统世界。正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社会。哈贝马斯用“生活世界”来表示非正式的、未市场化的社会生活领域,比如家庭、文化、非党派政治生活、志愿者组织等等。而“系统世界”则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制度化结构,和已确立的工具行为类型。

在系统世界,权力和金钱是两个大的子系统。典型的系统比如经济系统以及政治系统。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是运用工具理性。但是今天,随着系统下的工具行为越来越多,系统正在入侵生活世界,占领了生活世界原本的“领地”,比如在今天的家庭关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由于金钱引发的冲突,这是系统入侵生活世界的一个典型例子。

道德沦丧的表现,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根源(5)

哈贝马斯表示,现代社会存在于系统和生活世界的脆弱平衡之中,但这种平衡似乎正在被打破,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使得生活世界越来越商业化、官僚化。哈贝马斯把这种生活世界的病状称为:社会病理。这些病理按顺序和严重程度分为五个等级:

首先是失范:表现为共享意义和相互理解的减少;

其次是分裂:表现为社会纽带的侵蚀,比如彼此信任感和同情心的降低;

第三是异化:表现为无助感的增强和归宿感的缺乏;

第四是道德沦丧:表现为不愿意为自身行为和社会现象负责的心理;

最后是社会动荡:表现为社会秩序的动荡和崩溃。

在谈到社会病理的同时,哈贝马斯也呼吁,我们要通过遏制金钱和权力系统,来保护生活世界使其免于被殖民化的危险。

好了,今天我们总体上介绍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以及两个世界的理论,下一期内容,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