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堂镇,镇政府驻观音堂村,故名。村以原有观音菩萨寺得名。
1941年设观音堂镇。1945年改观音堂为区。1947年8月为观音堂区公所。1949年后设观音堂区。1956年区改乡。1958年成立观音堂人民公社。1961年社改区。1965年撤区恢复公社建制。1975年10月下辖的柴洼、大延洼划出,分别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称观音堂乡。1986年4月以镇建制归属陕县至今。
位于陕州区东部,地处丘陵区。东接西李村乡,南连宫前乡,西邻硖石乡,北至王家后乡。下辖观音堂、南寨、石堆、韩岩、七里、张村、葛条沟、阮坪、段岩、石壕、段家门、江树腰、大延洼、阳洼村、韩洼、刘庄洼、窑院、韩庄、芦草、君王、糯米沟、铧尖嘴、下潮、陈营、界岩25个村委会;观音堂街、甘壕煤矿、观音堂煤矿3个居民委员会。面积约119.7平方千米,人口约3.75万人。民民主要为汉族,少数维吾尔族、满族、回族等。镇政府驻地人口约0.23万人。距三门峡市38.9千米,距县政府50.8千米。
该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600——700米左右。地貌特征为山岭多,平地少,“四岭五山一分平”,是其真实写照。马头山海拔881.5米,为境内最高点。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4摄氏度。马头山、火石山等为主要山岭,芦草河、清水河为主要河流。该镇地下岩层主要是沉积岩,烟叶煤、铝矾土、石英石,石灰石等矿产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从乡域通过。县乡公路形成网络,交通便利,实现了村村通。
镇内有派出所、财政所等县派机构;学校、卫生院、文化站等主要文教卫体事业单位。有七里村汉代古槐、石壕古道、观音堂钟鼓楼、包骨塔(海公禅师塔)、冯玉祥纲领碑、杨连第烈士纪念碑等名胜古迹。诗圣杜甫曾夜宿该镇石壕村,写下千古名作《石壕吏》。张钫将军、冯玉祥将军、杨连第烈士等曾在该镇留下活动轨迹。观音堂煤矿、石壕煤矿、以化工和专用汽车装备制造为主的陕县产业聚集区位居该镇。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豆类、烟叶叶、油料为主。观音堂牛肉、观音堂卤肉为主要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