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周边山高林密,华南虎曾经和人类一样,是这里的“主人”,不同的是,它们主宰的是森林。
但明清以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山林被大面积破坏,老虎的食物如野猪、野兔不断减少,它们生存受到威胁,于是走出深山老林,把目标对准家畜和人类。
民国年间至解放初期,老虎对人畜的伤害越演越烈,以致成灾。对此,居住在罗定苹塘的民众体会特别深刻。当时龙吉村委一带,因老虎时常出没伤人,被称作“景阳岗”。

图片来源网络
△罗定市苹塘村民梁贵荣讲述当年虎患
苹塘中学教师梁锡朋在《罗定文史》第十四辑《苹塘虎患》一文中,把1943年至1949年间,死伤于老虎的情况一一进行调查核实,并列表统计,其中,被老虎咬死者达36人、伤者6人:有在山上打石、割草或田间劳动时被老虎叼走的,有夜间上厕所时被吃掉的,更令人惊骇的是沙口岗村小孩子冯某,在村内巷子玩耍时,被大摇大摆地走进村里的老虎叼走。
对于苹塘老虎的猖獗,后来移居美国的杰出侨领陈本昌也作过忆述:1929年初夏,陈本昌与老师陈浩森带领同学到苹塘郊游,夜宿龙吉小学。入夜后,一只饥肠辘辘的老虎“闻风而至”。陈本昌与陈浩森带领同学们紧守大门,并呼唤村民一起敲锣击铁,才吓退了那只饥肠辘辘的老虎。
苹塘镇龙吉旧村村民梁贵荣也向笔者讲述了其母被老虎叼走的经过:那天天刚微亮,其母就和妯娌到村后的石山下割草,突然草丛中窜出一只老虎把梁母叼走,妯娌跑回村里呼救,由于惊吓过度,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对虎患,地方史志也曾有过记录:如《新兴县志》就记录清康熙丙戌、丁亥(1706~1707年)两年,船岗二十四山的老虎就伤了160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新兴县西部的二十四山出现群虎噬人事件,行者却步。1913年县内东路的布乾犁坑、十里等山村有4人被虎咬死。1957年冬,稔村高村的重山坊、长坑两处在夜间被虎咬死黄牛4头。1972年冬,东成绵村被虎咬伤生猪1头。1970年到1975年间,新兴里洞发生多起老虎咬死咬伤家畜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
笔者曾在朋友圈内作过一次调查,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听过老虎伤害人畜的往事。其中,云安区富林镇的罗老师说,解放初期的一天深夜,爷爷家里的猪被老虎叼走后,村人拿着铳和刀叉,顺着血迹一路追到小云雾山下的“老虎坳”,捡回一些沾满沙土的猪肉;罗定市罗镜水摆村的钟先生说当年他们村在老虎猖獗时,夜夜派人敲锣,以吓退从山上下来觅食的饿虎;同事李老师的爷爷,1975年在新兴县里洞公社里江小学任教,见证了那次轰动全省的老虎吃牛事件。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自小就在郁南县连滩镇读书,他说解放前也听嫁到附近的堂姐说时有老虎出没。
地图上那些叫“老虎坳”、“老虎坑”、“老虎洞”的地方,都曾经令人胆战心惊。当年因为虎患严重,群众割草、打石、种田都提心吊胆,甚至有人弃生计而不顾,日暮家家户户即闭门不出。
虎患如此猖獗,说明虎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人为的极大破坏,人与虎的矛盾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打虎英雄知多少
据历史记载,云浮境内最早的打虎英雄,当是南越王赵佗,公元前196年,他曾率领一众官员,从广州到现新兴城以南约6公里的南塘村狩猎,除了打得华南虎等野兽,还捕得白鹿一双,高兴之余,令属下筑台庆贺,史称“白鹿台”,其遗址还在。
古时人类与老虎争斗的武器都是些冷兵器,取胜的机会不多。解放后,政府决心根除虎患,把村民武装起来,甚至出动军队。云浮境内的老虎也因此遭到了毁灭性打击:1960年《新兴日报》对当年的辉煌战果进行过报道:1953年至1959年间,新兴县境内的打猎队共捕*老虎52只。因1958年到1961年间,新兴县与云浮县合并,所以,这些战绩估计已经把云浮包括在内了,但未包括当时虎患更严重的罗定和郁南。

图片来源网络
1975年,新兴县里洞人民公社(今里洞镇)发生了一件轰动全省的新闻:民兵们打死了一只“吊睛白额虎”。同事李老师的爷爷李干当时就在里江小学任教,见证了打虎“传奇”:1975年5月9日上午刚放学,李干就听大队干部说附近发现了老虎,在风门坳(现在新兴县城通往天露山旅游度假区的必经山坳)一个叫座地砲山的地方,两头大黄牛被老虎咬死。正在操场训练的民兵听说后,立即紧急集合,并挑选16人组成打虎队,由公社武装部李部长率领,飞速往风门坳赶去。
战斗经验丰富的李部长,把民兵分为5个战斗小组,4个小组把守座地砲各通道,1个小组进行搜索。在搜索到第二道山沟里,发现了隐匿在草丛中的老虎,老虎见势不妙,立即调头往山脊上逃窜,正好遇上预先埋伏的另一组民兵,老虎大吼一声又转身回窜沟底,李部长不失时机地下令射击,顿时四面枪声大作,子弹齐往老虎身上飞,老虎受伤后,兽性大发,不断怒吼乱窜,一个腾空就窜起几米高,无奈火力太猛,几经扑腾,它在空中翻了个大跟斗后,滚下山沟去了。民兵把已经死去的老虎抬回去,经过磅重只有105斤。吃掉虎肉后,李干分得一枚虎牙。
民间传说,虎牙可以治疗狗咬伤。笔者曾在罗定乡间见到过一枚虎牙,据收藏者说,它已经“治疗”过近百例狗咬伤,所以磨到只剩下一小截。
而罗定苹塘龙吉旧村梁美打虎的故事,就惊险得多了。
1946年夏天,又有老虎到龙吉村伤人,平日骁勇仗义又会武功的梁美号召村民跟他一起上山打虎,几个胆大的年轻人拿着刀叉跟他上了山。苹塘一带,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众多,老虎藏身容易。
梁美他们搜到下午,来到了现磨针村附近、现青州米业背后的三桠山,隐藏在草丛中的一只老虎受到惊动,窜了出来,梁美立即飞身拦住老虎,奋力挥刀刺向虎喉。没想到老虎反应更快,一跃而起,张开血盆大口咬住他拿刀的右手。梁美忍着剧痛,一个转身,腾出左手,狠狠一拳打到老虎的鼻子上,老虎最薄弱的地方就是鼻子,受此一击,老虎一松口,梁美立即反身从背后抱着老虎,在山坡上一起打滚。
随他一起的那几个人,早已大惊失色、手足无措,举起的刀叉无从下手,怕会误伤梁美。在与老虎打滚的过程中,他看到了旁边一个岩洞,就势抱着老虎滚入洞里,当时他的念头是宁愿和老虎一起摔死,也不让它再害人。由于洞口夹窄,把梁美和老虎卡在洞口,任凭老虎挣扎狂啸,也动弹不得,赶来的同伴合力将虎刺死后,将身受重伤的梁美抬回村里。“他在床上足足躺了3个月才能起来。卖掉老虎的钱,还不够他治伤。”梁贵荣说。

△梁美当年打虎的地方:三桠山
和梁美一样勇武的还有深坑村的唐永星。他在母亲1946年被老虎咬死后,便立下誓言,要*虎报仇。
随即,他自制了一门冷炮,每晚入夜后,别人关门闭户防虎,他却独自守在村口。坚持了近两年,终于在1948年一个寒冷的夜晚,等来了一头进村觅食的老虎,一炮将它打死。解放后,人民政府组织村民大规模打虎,1952年底,在芙蓉村边的石山打死一只老虎后,苹塘虎患终于平息了。
但罗定有记录最后一次灭虎时间则是1958年:罗镜公社水摆村民,在附近山上发现并打死了一窝老虎:一母两子。云浮日报社记者廖荣波主编的《从打铁村到虎啸山庄》也有一篇文章记述了云浮市城区附近分水坳村村民张日斌在1955年,巧设机关打死一只华南虎的故事。

◆从谈虎色变到闻虎即喜,只经历了五十年
在地球上生活了200万年、曾经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华南虎,在50年前那场与人类争夺生存权的较量中完败了。
自1975年后,云浮再无老虎踪迹。文史专家陈大远教授告诉我,他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罗定扶合公社(现龙湾镇)搞社教时,还有村民在山上发现过老虎的脚印,大队立即组织民兵搜索,但始终没有发现老虎。
对于华南虎从野外消失,有人觉得是历史悲剧,更有人对此耿耿于怀,也有人对还有野生华南虎抱有幻想(因此在2007年成就了“正龙拍虎”这个新成语)。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野生华南虎存在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现在,全国圈养的华南虎仅剩70余只,加上专家们估计的“野生虎约20只”,总计不到百只了。从谈虎色变到闻虎即喜,只经历了短短50年。现在,华南虎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明星。1989年,我国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华南虎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单。1996年,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最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
虎患、打虎,作为一段历史,应该书写和铭记,更值得我们反思: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