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集收录了50多部家谱信息,续编收录了60多部,其总数已超过100多部。此外,续编还附录了与谱牒、祠堂文化相关的若干论文、家谱中扬中籍名人撰写的诗文,使“续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这一套专著的出版,成为扬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为扬中文化增添了一定光彩。
在采编《我从哪里来》正编、续编的过程中,研究会接触、搜集了许多家谱,为了更好地保存、研究扬中家谱,扬中家谱馆于2021年初筹建。家谱馆位于大全路8号,江苏海航电气集团厂区内,馆区面积700余平方米。扬中家谱馆收藏有新老家谱200多部近2000卷,涉及100多个姓氏,还收藏有部分古老的谱牒木刻雕版。家谱来源有购买、捐赠、代管等,家谱编写的年代前后跨越了几百年,规格大小不一,其中不乏珍贵的家谱。如日本的、韩国的,还有佛教的世谱。藏馆重视家谱的收藏与保护,研究与利用,除精心保存从民间收集来的旧谱、新谱外,还为个人寄存家谱,并在普及谱牒文化知识、为个人或家族提供家谱信息和制谱帮助,以及在服务社会与公众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藏谱、制谱的基础上,民俗文化研究会还组织力量对家谱进行深入研究,定期推出研究成果——《我从哪里来》,全方位展示各个宗族的相关信息。
《我从哪里来》及续编社会影响力:
被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等收藏。被中央电视台选播。江苏省级机关工委向省级机关干部推荐阅读,扬中市全民阅读领导小组发文向扬中全社会推荐阅读。本书已成为扬中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闪亮名片,引起全市各界人士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