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申遗成功了没有,韩国申遗成功的名单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3-01-10 05:11:34

▲ 来源:《收藏马未都》

由于韩国缺少属于自己的文化根基,没有文化底蕴,被不少中国网友调侃为“文化沙漠”,如今又因为频繁抄袭被称为“文化窃贼”。

承认事实,为什么那么难?

3

狭隘的民族自尊心

新闻要连着看,最近韩国又发现了一件好玩的事儿。

韩国10名国会议员发起“中小学教育法修正案”,要求在小学教科书里也用汉字,就是韩汉混用。

不过,以韩国人的自尊心,这个提案自然遭到不少反对。

韩国韩文协会就发表声明,表示“韩汉混用将原本平等的文字生活变得不平等,汉字阻碍韩国实现信息化和科学化”。

世界进入近代史以前,在东亚地区,中国是文明的中心。

那时的韩国十分仰慕中华文化,在外交上也坚持“事大主义”。他们尊崇中国,学习中华文化,以“小中华”自居。

15世纪以前,韩国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汉字是他们使用的唯一文字。

韩国申遗成功了没有,韩国申遗成功的名单(17)

▲ 20世纪40年代末的韩国汉城

但用汉字书写也有问题,汉语和朝鲜语并不是同一语系,韩文是表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使得用汉字记录朝鲜语相当麻烦。

所以当时一般百姓根本不识字,只有贵族和知识分子才会写字,这对社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1443年,朝鲜王朝世宗大王组织了一批学者,创制了韩国人特有的文字——训民正音(谚文),也就是今天的韩文。

韩国申遗成功了没有,韩国申遗成功的名单(18)

▲ 《训民正音》

不过,这种文字被看作是二流文字,主要是平民使用,两班贵族们还是用汉字。

随着近代中国的衰落,韩国极力和中国撇清关系,毕竟曾经作为藩属国的历史不光彩。

其中表现在文字上,就是去汉字化,大力宣扬自己的民族文字。

1948年,韩国颁布《谚文专属用途法》规定:“大韩民国的公文必须使用谚文书写。在过渡期间,可以在谚文后方以括号形式插入汉字”。

1970年,韩国政府发表汉字废止宣言并决定停止在小学实行汉字教育,汉字在韩国基本确定被废除。

废除了汉字,给韩国人带来了民族自豪感,同样也带来了很多麻烦。

比如很多韩国的历史古迹上面都是汉字。

首尔景福宫(王的宫殿)前光化门的牌匾上,赫然写着“光化门”三个汉字。

韩国申遗成功了没有,韩国申遗成功的名单(19)

几百年的历史,难道也要改吗?你还别说,他们真能做的出来。

为了去汉化,2005年,甚至将沿用了600多年的首都名称“汉城”,改成了“首尔”(Seoul)。

去汉化带来的另一重烦恼,是韩国的历史、法律典籍都是由汉字写成的,想要深入学习、研究历史和法律,就要学习汉字。

2017年,被日本夺走的韩国国宝《妙法莲华经卷一》重返韩国。

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气氛却有点尴尬。

因为这部经书通篇都是汉字,而绝大多数韩国人都是看不懂的……

韩国申遗成功了没有,韩国申遗成功的名单(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