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彼时乔致庸其实一直都在准备科考。倘若不是大哥乔致广经营不善,中了对手的圈套,一病不起,乔致庸多半也不会回家继承家业。
相较于爷爷乔贵发和父亲乔全美,乔致庸的商业眼光更加长远。当彼时的商人,还在坚持传统经营之道时,乔致庸就已经将目光放到了“票号”上面。
“大德通”与“大德恒”两家票号的发行,让整个乔家的影响力都上升一个台阶。仅仅四年时间,由票号积累的总和便以百万为计,乔家也借此富可敌国。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乔家的实力,当时一个县令的年俸,大约为几十两,可乔家麾下一个大掌柜的年俸,却在千两之上。
乔家的衰落那么曾经发展至巅峰的乔家,究竟是如何于1953年终结的呢?在拥有无比雄厚财力的基础下,乔家又是怎样被时代所淘汰?
在不少人的想象中,乔家的落幕,大概和子孙后代坐吃山空、不思进取有一定关系。可事实上,乔家后人,还真没在经商上面出过什么差错。
以乔致庸孙子乔映霞为例,虽然因为个人感情原因,精神失常而退隐,但他所做的相关决策,以及个人情感问题,都没有影响乔家发展。
尤其是在乔致庸,以票号成为乔家商业帝国基础的情况下,乔映霞什么也不做,都不算犯错。
而乔家之所以会逐渐在时代浪潮中谢幕,与其说是时代的排挤,倒不如说是强权的侵占。
抗日战争爆发后,乔家当铺、店铺等等,被日伪军全盘接受。日本人打着中日友善的旗号,强行将本属于乔家的资产收入囊中。
乔家人无奈,只能忍气吞声。不仅如此,彼时乔家掌权人乔映奎还不得不和日本人虚与委蛇。免得当地老百姓,惨遭日本人烧*抢掠。
而在自家经济蒙受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乔映奎还一直坚持暗中,筹集枪支子弹送给中国军队。民族情义之深重,永远值得人们敬佩。
等到乔映奎也离世以后,乔家的百年基业,最终便逐渐画上了句号。
尽管后来乔家人以及乔家各地商号都纷纷复出,可实际产生的效益,却微乎其微。惨淡的经营,无法维持整个家族的消耗,乔家人也只能以相对体面的方式,和曾经的辉煌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