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一问世,西方很多国家都为之疯狂。
一批一批的探险者来到中国寻找熊猫,都希望能拥有这种可爱的动物并运回自己的国家,但无论怎么努力,他们带走的是熊猫的标本,而不是活体。
真正将活的熊猫带出国门的,是露丝,一个立志要完成丈夫遗愿的探险家,她历经千辛万苦,捕获了一只小熊猫,并命名为“苏琳”。
为了将熊猫带出国,露丝使用了“非常手段”。可以说,苏琳是被偷渡出去的,露丝将苏琳卖给了动物园,获得丰厚的报酬。
苏琳大熊猫的展出,大众才真正近距离了解这种动物。
据报道,安置苏琳的动物园,最多一天游客达4万人,是动物园开门以来,参观人数最多的一次。大熊猫相关的产品,一售而空,很受欢迎。
但正是这种喜爱,熊猫也承受了更多的伤害,偷猎者越来越多。
据统计,从50年代中期开始,野外捕捉送到国外展出的熊猫至少有240只,还不包括已经死亡的。
当时我们对熊猫没有任何保护,对外国人捕猎也没有限制,外国人来中国捕猎熊猫,似乎只要有钱就可以办到。
直到熊猫已经在国外火了大半个世纪后,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我们才开始限制外国人的疯狂捕捉。
由于捕捉太多,接下来就是我们异常艰难的保育之路。
中国独有、稀有珍贵、形态可爱,以及在外交上的出色表现,是熊猫成为国宝的主要原因。
熊猫很弱吗?为什么需要保护?
熊猫受到这么多的保护和照顾,数量依然不多,难道不是因为它太弱了吗?
这是很多人的疑惑,但事实上,熊猫并不弱。
熊猫本质不是猫,而是熊,属于熊科,至少生存了800万年,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
能存活这么久,说明它很强,至少野生的大熊猫是不弱的。
首先,体重可达180公斤,壮实,皮肤也很厚,最厚的地方有10毫米。
其次,以竹子为食,这是一种很聪明的策略,至少和其他食肉动物不冲突,同时它也保留了食肉动物吃肉的能力。
第三,繁殖能力差?
很多大型哺乳动物也是这个策略,几年生一胎,一胎有2个只保一个,这些行为都是为了保证后代的存活率。
总的来说,熊猫如今数量稀少,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熊猫本身弱,而是人类的影响。
自古以来,熊猫就是捕猎的对象,传入西方后,外国人也加入了捕猎。
再加上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人口激增,大量土地被人类使用,熊猫的栖息地就大大缩小了。
到1963年,卧龙自然保护区成立,才让大熊猫有了喘息的机会。
在这样的前提下,大熊猫并不出色的繁殖能力,加速了大熊猫的濒危状况。
好在经过我们的努力,如今大熊猫已经从濒危转为易危,野外的大熊猫数量也已经达到了1800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