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熟悉的旋律密集地响起,
阅兵式整齐划一的步伐开始刷屏,
大大小小的五星红旗在街头巷尾飘扬,
祖国母亲70岁的生日就要到了。
孩子看着国旗,懵懵懂懂地问:“妈妈,什么叫爱国?”
记得1935年,南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时任校长的张伯苓曾经问了师生这样三个问题:
“你是中国人吗?”
“你爱中国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
国难当头时,这样简单直接的三个问题直指心底,激起无数国人共鸣。
如今,这三个问题依然铿锵有力。
什么是爱国?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希望中国越来越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爱国;
发自内心维护祖国的荣誉,是爱国;
时刻不忘历史,身为中国人而自豪,也是爱国。
也许,孩子的年纪还听不懂那些复杂的解释,我选择用几个小故事来告诉他,爱国,是一种本能。
1
爱国在大是大非的抉择中,因为爱国,所以绝不妥协。
当年,钱学森毅然决定放弃美国优渥的生活条件,选择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美国对他进行了百般阻挠,甚至以莫须有的罪名限制了他的行动。
当钱学森接受检察官的问讯时,曾经这样说:“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
钱学森的人生中,一共在美国待了20年,但在美国的每一天,他都在寻找回归祖国的机会,就连美国人人都会购买的退休保险,他都从来没有动过购买的念头。
他说,“我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我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的是日后回到祖国能为人民做点事。”
直到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中国,他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上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激动地喊:“我相信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
回国后,是他一手带领一百多位对导弹一无所知的大学生造出了第一枚导弹;
是他带队日夜攻关技术难题,终于成功发射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
是他向中央大力建议,主持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让我国顺利进入航天时代。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钱学森,中国整个航天事业、导弹事业与火箭事业,不知道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
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化学家侯德榜、地质学家李四光、物理学家邓稼先……
在那个祖国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时代,像钱学森一样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科学家数不胜数,正是这样一群人,默默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把中华民族的复兴担在了肩上,放在了心里。
他们,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正如钱学森自己所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这是每一个爱国的人发自内心的声音。
2
爱国在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里,因为爱国,所以决不轻视。
还记得亚运会上,国家游泳队队长孙杨在自己的强项、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1分45秒43的成绩强势夺冠。
这个27岁的大男孩在得知成绩的那一刻终于开心地笑了。
但是,颁奖仪式上发生的一幕却让孙杨一下子没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