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损失
假设多莉的克隆的母体细胞能分裂10次,在它分裂5次时细胞被取出克隆,那么端粒只能分裂5次,次数一到,细胞不再分裂,肌体老化却没有新细胞更新,那么克隆个体就会迅速进入衰老状态。
也有科学家认为是克隆技术改善可以改变克隆动物的寿命,但科学界普遍倾向于端粒影响克隆体寿命的问题,这也是人类理论寿命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
克隆人?有可能吗?
2017年11月27,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克隆成功难度更高的灵长类生物食蟹猴,自1996年以来包括牛、猫、狗、马、老鼠等全球共有23种哺乳类动物被成功克隆,但灵长类此前一直未能获得突破,所以食蟹猴被克隆猴,科学界普遍担心下一个克隆对象可能会是人类。
关于克隆人,横亘在科学家面前的不只是技术,而是科学伦理道德的约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界就开始讨论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伦理问题,比如使用人类胚胎的克隆实验就被严格禁止。全球多国都有相关条款,当然也有很多发展中国家或者欠发达国家并无这方面的限制。
也有可能会一些疯狂的科学家移民到这些国家进行相关研究工作,不过相信他们的所作所为会引起科学界的共同抵制,至少他们在需要学术交流时将不会存在这样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