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机场新村小区最近又火了一把。
2019年深秋,美天“邻居里”菜场进驻虹桥机场新村,成为上海少有的建在居民小区里的菜市场。今年3月,一家名为“启航站”的社区参与式博物馆又登陆虹桥机场新村,让这个始建于1978年的老小区成为上海首个“自带博物馆”的社区。
与国企负责改建菜场的模式不同,“启航站”社区博物馆完全由居民区自发筹建。展品均由小区居民提供;放映内容均来自居民真实经历,因为曾经或现仍居住于此的居民,大部分都是民航系统工作人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上海虹桥机场建场100周年。老一辈上海民航人用家中的老物件和自己的亲历故事,搭建起这片特殊的社区空间。这既是对职业生涯的致敬,也是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份珍贵纪念。
历史
每户人家都藏着故事
来自百姓家庭鲜活的民间历史,与时代的洪流彼此映衬。
虹桥机场新村小区位于长宁区程家桥街道,与虹桥机场直线距离2公里。20多年前,这里就是机场的一部分。
小区显著的特点是大。占地面积15.9万平方米,里面还有一片巨大的荷花池,池边有亭台水榭,还有古色古香的假山石,居民们都笑称这里是“小中山公园”。小区里曾经有过一座水塔,为居民区供给自来水。现在,水塔的位置变成了小区的公共广场,凡有客人远道而来,年纪大点的居民都会热情地向对方讲述水塔的故事。
然而,随着居民流动,进入21世纪,曾居住在这里的空乘、飞行员、地勤、维修工们逐渐搬离了小区。新搬来的居民虽然知道自己家距离虹桥机场很近,但对小区的历史、与虹桥机场和上海民航史的关联却一无所知。
曹欣礼出生于1985年,是土生土长的程家桥人,从小听着虹桥机场新村的故事长大。他2010年巧合地进入这个小区工作,如今担任虹桥机场新村居民区党总支*。“我们小区是伴着虹桥机场的建设和发展而来的。”这是小曹见到记者后说的第一句话。
虹桥机场于1921年投运。1964年,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改造工程启动,转为民用机场,居民小区的形态开始在机场周边出现。1978年起,虹桥机场新村逐渐有了今日的雏形。
在小区工作十多年,曹欣礼深知,自己身处的这座居民区藏龙卧虎,每户人家都有可能藏着故事。
在虹桥机场跑道边工作了整整42年的叶柏根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1岁的老叶出生于浙江绍兴。1978年,他由当时的上海民航局招募来到虹桥机场,担任机场跑道的机械维修员。
1982年,民航开始走上企业化道路,叶柏根的人生也发生了变化。白天,他在机场跑道工作;晚上,他到当时的长宁区番禺二中工人夜校就读,一步步进入高中、电大完成学业。2020年退休前,他担任上海虹桥机场灯光科党支部*。全国劳模顾鹏飞带领的“鹏飞组”就来自灯光科。
说起自己的工作,老叶充满自豪。“灯光被称为飞行员的眼睛,飞机起降中涉及的机场灯光多达30余种,我们的工作就是保护好这一双双‘眼睛’。”
机场的历史、小区的变迁、居民的故事,时代背景下细微的历史镜像让曹欣礼意识到,身为青年一代,自己有责任也有能力为所处的时代留下些什么。
一开始,没有人想到可以在社区中建一座博物馆。惯常的思维,是打造一个航空文化主题社区,开辟一间老物件陈列室。但在向居民征集老物件的过程中,曹欣礼发现,居民提供的私家物品以及物件本身的历史背景、居民的职业身份,都跟预想的不太一样。
“我们以为居民只会从家里拿来飞机模型,结果不只有模型,还有各种工作证、杂志、画报、照相簿、工作手册……”这让居民区干部们瞬间打开了思路,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在他们脑海里生成:在小区里建一座博物馆,把虹桥机场的历史、机场新村的变化、居民自己的故事,都放在同一空间。
来自百姓家庭鲜活的民间历史,就这样与时代的洪流彼此映衬,互为对照。
情怀
记录“紧急迫降”现场
小区里这处公共空间,真的变成了自己情怀的一部分。
虹桥机场新村97号103室,一栋白色的二层建筑的底楼一层就是“启航站”社区参与式博物馆所在地。虽然面积只有88平方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展厅、视听室、互动区、展品区甚至文创展示区。
记者一进博物馆大门,就看到墙上贴满了居民们的全家福。曹欣礼介绍,去年6月启动策展,居民区党总支组织了一场“全家福换酱油”的活动,居民带来照片和家庭故事,获得一小瓶酱油作为纪念。活动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也让博物馆的筹建迈上正轨。
展品搜集和历史脉络梳理是核心。曹欣礼和同事们用两种办法搜集老物件和居民故事。一种是最“原始”的“走街”模式,在小区找不同的居民聊天,从天气、午饭吃什么、家里晒的衣服,一直聊到对社区服务的看法。“以治理角度为切口,打开居民们尘封的记忆。”另一种是采访特定人群,比如居住在小区的虹桥机场老职工。访谈内容拍摄成纪录片,而今在博物馆视听室放映。
不过,让一个居委会或一个街道来梳理民航发展史,显然不太现实。但从虹桥机场新村这个独特的切口来抽丝剥茧,历史逐渐展示出另一个剖面。不少曾见证或亲历了重要历史事件的居民,成了这一“剖面”的主角。
曾在小区居住20年的居民罗克平,退休前曾任《航空港》杂志、《航空港》报主编。听闻社区博物馆的构想,这位老民航新闻人不仅主动为小区梳理和校对历史脉络,更提供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中国民航工作证、2001年APEC会议采访证、1991年的虹桥机场职工手册,甚至还有当时机场工作人员的洗澡票。
在罗克平提供的所有展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1998年9月10日晚,他在虹桥机场停机坪拍摄的“紧急迫降”客机照片。
“这不是电影剧照,是罗老师当时身处现场拍摄的照片。”曹欣礼说。一旁还有罗克平当晚在后台指挥中心拍摄的照片,记录下这一中国民航史上首例大型客机紧急迫降的关键瞬间。
由于展出的物品众多且内容重要,博物馆为罗克平单独设立了展区,《航空港》杂志也展示了几张颇具代表性的封面。不得不说,如今看惯了时尚杂志的人们再来翻看这些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出版物,还是要忍不住感叹“时光滤镜”的魅力。杂志的内容也海纳百川,“北京举办亚运会”“虹桥机场新建候机楼”都反映了当时重要的历史时刻。
“这张封面照片的主人公以前也住在小区里,前两天还专门回来跟照片合影呢!”曹欣礼说。原来,《航空港》杂志一直有个传统,“封面女郎”都是东航或虹桥机场的职工。身穿工作服的她们朝气蓬勃、笑容自信,展现的正是一代民航人独特的风采。
这也让居民们意识到,小区里这处公共空间,真的变成了自己情怀的一部分。
空间
形成“四个空间”概念
从招待所到活动室,再盘活成博物馆,让居民重新走进来。
博物馆入口处还设有文创区,墙上悬挂了一幅特别的“共创地毯”,由17幅小朋友的画作拼贴而成。他们创作的主题正是自己心中的虹桥机场新村。
博物馆仅有的两扇落地玻璃窗也被物尽其用作为展区。左边窗户的主题是“我们在这里生活”,右边是“我们在这里工作”。
曹欣礼介绍,“工作”展区中,小区居民所从事的职业都被设计成卡通人物,排列在橱窗上让小朋友们辨别。“穿工装的是机修工,穿制服的是飞行员,穿白大褂的就是医生。”
“生活”展区的橱窗里,不仅有植物的叶片、蝴蝶标本,还有铁钉、碎玻璃、破布等废弃垃圾。曹欣礼说,因为城市发展的关系,小区内的环境并非几十年如一日地好,也曾出现过脏乱差的情况。因此,居委会把“生活”展区变为小居民们的自然课堂,小朋友们甚至在荷花池边找到了癞蛤蟆。展区橱窗最底部还撒了一层用小区湿垃圾培育出的有机土,借此宣传垃圾分类。
年长的居民们提供“撒着时代光晕”的老物件和故事,小居民们则用自己的视角记录下小区的变化,这其实也是社区博物馆的另一重要使命——以一个居民小区为切口,记录上海市民生活的变迁。
程家桥街道党工委*徐海生记得,2019年自己刚到街道任职时,不少人向他讲述了虹桥机场新村的情况:1986年居民区党总支成立时只有400户居民,现在有2500多户,实有人口增长到7100多人;小区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就由民航华东管理局、东方航空和上海机场集团三家单位共同管理,同时有三家物业、三个业委会;小区内菜场、学校齐备,但小区周边公共设施长期匮乏,居民们的休闲生活一直很乏味;小区房屋主要建于20世纪80年代,有老公房小区存在的一切问题,设施老化、停车纠纷、台风天积水、菜市场脏乱差……于是,硬件整治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突破口。2019年底,全新亮相的美天“邻居里”菜场不仅干净卫生,还设置供居民日常小憩的咖啡厅。
“解决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后,我们希望增加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徐海生说。恰好长宁区自2019年起在全区推广街镇“一街一品”项目,程家桥街道决定将虹桥机场新村打造为航空文化主题社区。在专业设计团队的指导下,街道和居委干部们的脑海中开始有了“四个空间”的概念:产城融合的社区空间、舒适宜人的生态空间、内涵丰富的文化空间、充满活力的治理空间。
博物馆目前所处的空间,正是这番“认知升级”后挖掘而来的。“这里最初是机场招待所,后来变成居民活动室,现在我们把这个闲置空间盘活,让居民重新走进来。”曹欣礼说。
传承
民间历史传承多样化
几代人的口述和实物,展现了民航发展和上海社区治理变迁。
即便“启航站”社区博物馆的空间来自小区的闲置楼,展陈内容都来自居民家,但动用街道财政、社区人力智慧来办一家博物馆,仍需要考虑“性价比”。
今年春节,博物馆试运行期间,叶柏根就经常来担当义务讲解员。前来参观的居民、访客自然都会询问,“叶老师,哪张是您的照片?”于是,叶柏根会热情地指着自己提供的那张摄于1986年1月的全家福,“当时我刚结婚,住在东方航空公司飞行大队的一排营房,结婚的时候虽然穷,但也花了1万多元……你看,照片上的梳妆台、桌上的台灯都是新添置的,算得上很富足了。”
刘潋彬是博物馆首期展览的策展人,也是程家桥街道派驻虹桥机场新村的基层干部。在他眼里,叶柏根的这段话透露出大量信息:20世纪80年代,普通上海人家结婚,1万元是不菲的花销;梳妆台、台灯在结婚后才舍得添置;虹桥机场新村还未成形时,不少民航系统的职工结婚后都住在机场旧营房、旧仓库改造的临时住房里。叶柏根还记得,当年机场集团有个双职工家庭,甚至住在虹桥机场两条跑道当中,孩子也在那里出生。这些今日已无法想象的事情,那个年代都真实地发生过。
近年来,上海已有不少社区展览、居民口述历史等民间历史传承的案例。2016年,由陈丹燕领衔,徐汇区湖南路街道组织的“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历史”发布了长达40分钟的纪录片和大量影像、文字资料,补上了武康大楼除“邬达克效应”“电影名家效应”之外又一重要历史片段。2018年,徐汇区为永嘉新村举办“新村老故事”常设展,地点就在小区门口的永嘉路578号“都市之光”公共艺术空间。策展人王心远对永嘉新村居民的家庭历史、生活进行了长达16个月的探访和研究,挖掘出多个“红色故事”。2020年,孙科别墅经历2年多保护性修缮,建筑一层以“理想之地——上生·新所城市更新及历史文献展”形式向公众开放,展示了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职工在此为我国“初代疫苗”攻坚克难和生活、工作的场景,揭开了一段“隐秘而伟大”的历史。
如今,拥有40余年历史的虹桥机场新村小区通过几代民航人的口述和实物,展现了新中国民航发展和上海社区治理变迁的侧影。两条交替而行的主线,则展现了一个共同的愿景:在人民城市,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一分子,每个人都能站上时代的舞台。
来源: 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