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眼里,有两件事是不可违的,一是娶比自己大10岁的女人,二找一个死了丈夫的寡妇。
旧社会有一句话:”乐意男大七,不许女大一“,说的就是不能找比自己大的女人为妻。
而在那个年代,女人失去了男人,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寡妇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个人尊严,在封建桎梏的摧残下,完全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在三从四德封建枷锁的束缚下,寡妇小心翼翼地做人,稍有不慎,就被斥责为不守妇道。做寡妇的纵有千张嘴万张嘴,也不能说清个中的冤枉和苦衷。
站在现在的角度看过去,这种世俗的偏见与陋习,使多少人失去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求。红姑就是典型的例子,正如父亲就常跟她说,一个人的命运是上天安排的,任何人无法改变。所以在16岁的时候就让她嫁给了沈家。
也正是这种所谓的命运的安排,红姑就不得不听命于天。这种把命运交给上天的做法,在我看就是一种傻,命运不应该看天,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02愚昧无知的传统陋习,挣脱和打破才是出路从故事中人物角度的设定可以看出,他们是普通人中的另一类。石山在开头就以6岁孩童的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咬住新娘红姑手指的行为让人印象深刻,这种大胆、敢作敢为的个性已经在小时候就开始凸显了。
18岁时,他在红姑家干活,很是卖命,可体现出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新娘别人欺负,他不计后果的冲上前去,为新娘解围,可看出他的勇敢与正义感;和新娘在一起后耗尽毕生经历开凿山阶并与新娘及其孩子们(对新娘的孩子如自己亲生的孩子一般)在山上辛苦了一辈子,可见其对老婆子和孩子们的爱及坚守。
而红姑的形象是美丽动人,任劳任怨,为了爱,在山上整整待了55年,这份坚守让人动容。红姑为了这个家无怨无悔,为小伙子生儿育女,让人感动......
所以从人物来说,他们代表了旧社会时代的敢为人先的一群人。在他们心中没有什么”不许女大一“的说法,也没有寡妇门前是非多的观点。只要想做,只要敢爱,那就就是不顾一切。
爱默生说过:”如果拘泥于一成不变的陈规陋习,那么伟大的灵魂就永远一事无成,或者说,就永远不会产生伟大的灵魂。“
而要想突破这种无知的愚昧传统,他们就得付出代价。比如说全村的冷嘲热讽、红姑婆婆的强烈反对、父亲欲断绝父子关系。
尽管前方有种种的困难阻碍着,但石山依然义无反顾,他并不觉得他们俩的爱情有什么错,两人相爱又碍着谁了。全村的闲言闲语又如何,他势单力薄地愤慨拳头相向:“关你们什么事”;红姑的婆婆极力反对,他便用诚心诚意证明自己真心想娶姑姑;而父亲的斥责,他依旧坚定:“我就是要找她,我就是喜欢她。”
他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只专注内心的信念,一往无前。
如果说“传统”是限制发展与创新的枷锁,那么挣脱和打破它便是人们进步的唯一出路。你可以选择维持现状,继续过着画地为牢的日子,也可选择鼓起勇气打破“传统”。但前者会成为循规蹈矩过活的人,他们不会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而后者则会成为下一个、下下一个制定规则划出方圆的人。
03爱的救赎从来都是相互的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纠结了人类千万年,如果我们用理性的思维去破解爱情这个概念,就会发现它包含着性爱、情感、责任等元素,真正的爱情应该是这些元素的有机结合,婚姻是这些元素融合的依托。
在现代社会中,产生了许多没有性爱,甚至缺乏情感、只有责任的家庭。当责任感都失去时,这个家庭就破裂了。
而在片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爱情。一个具有真正完美爱情的婚姻。这种婚姻是挣脱了物质条件的羁绊,把性爱、情感、责任等元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持之以恒的。
当两个人准备共枕眠时。“你去那边捂脚!我爹说过,经常捂脚的夫妻能白头偕老!”红姑笑着说。
“行,白头偕老!”石山依依不舍地亲昵了红姑后,认真地去给红姑捂脚。
“红姑,你跟了我,让你受罪了,你后悔不?”
“我才不后悔呢,嫁给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下辈子我们还在一起!”红姑幸福地笑着。
他们不管再苦再难,哪怕是成了老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情趣,对爱情的执着,让他们的婚姻经历了五十五年风雨,依旧没有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