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走了,永久辞别了人间,虽然许多人直到他去世,才了解他的故事,但就像俗话讲得那样,属于褚时健的“传奇”并不会因他的逝去而消散,褚时健的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效仿、学习。
01、人生总有起伏:多年后,他也曾遗憾感慨,倘若早知命运如此,他应当早些选择退休生于1928年的褚时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他的祖父叫褚发珍,曾捐了监生,当过矣则这个小乡村的乡长和团总,是当地颇有名望的乡绅。
晚年由于意外,断了腿,落下残废,不得不回家专注土地上的事情,之后又做主给3个成年的儿子分了家,导致家境大不如从前。
但所幸,褚家的3个儿子胜在勤快,虽未大富,却也勉强称得上小康。褚时健的父亲褚开运排行最末,选择了一条非常冒险的发家路:在群山环抱的云贵高原借村边铁路做运输生意。
常年奔波在外,家中事宜全靠褚时健母亲一人操劳,由此令褚时健一生坚持,母亲对他的影响最大。矣则临水,褚时健自小学会游泳,常在河中玩耍,捕鱼捞鱼替母亲补贴家用。
8岁时,父亲送褚时健上学,老师说该给褚时健取个正经的“学名”,但褚开运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合适的,只能求助老师。老师在纸上写下“褚时俄”三个字,多年后,褚时健才知道,原来那位老师是位中共成员,素有“亲俄”思想。
1943年,褚开运病重。去世前把褚时健叫到床前,对他说:“你排行最长,日后家中一切便交给你承担。”并为褚时健提前安排一门婚事,对象是舅父的小女儿王兰芬。
父亲去世后,15岁的褚时健一夜之间长大。他接过酒坊,一人烤酒,经营家业,从中慢慢找到一种别样的快乐和成就感。
次年,褚时健告别母亲,孤身前往昆明求学。纷飞的战火,混乱的局势渐渐蔓延到这片偏远地界,他当过游击队员,也因种种缘故,把余生都和中共组织紧密相连。
1955年,碍于时代变迁,同表妹王兰芬婚约不了了之,恢复单身的褚时健同一个名叫马静芬的女孩踏入婚姻殿堂。
几年后,日子愈加艰难的褚时健索性把家搬到只有老乡遗弃木屋的半山居住,在那里重拾烤酒活计,尝试榨糖,给贫困的生活增添一点儿“火花”。
1979年,褚时健等来曙光,举家迁居玉溪,成为卷烟厂厂长。那是褚时健一生华彩篇章的开端,虽然开头并不顺利,但正如褚时健自嘲那样:万事开头难,只要挺过最困难的部分,一切都会变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