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通辽,就是现在的科尔沁区。在1999年10月以前,现在的通辽市叫哲里木盟,盟所在地叫通辽市。当年撤盟设市,哲里木盟改称通辽市,通辽市改称科尔沁区。
在历史上那么有名的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哲里木盟,竟然输给了建县只有81年的通辽!也是一大奇迹。也足见通辽两个字的巨大魅力。
通辽于1918年建县,距今不过105年的历史。建县之前叫通辽镇,隶属奉天省辽源县(今双辽市郑家屯)。通辽建镇之前,这个地方叫巴林他拉(也叫白音太来),是科左中旗卓里克图亲王的牧场。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卓里克图亲王色旺端鲁布呈请奉天都督转报大总统袁世凯,准予丈放其牧场以偿还京债。这块荒地,东起巴林他拉,西至爱新庙(今科尔沁区育新镇幸福村),南至小细河(今洪河),北至辽河南岸,东西长约50里,南北宽约30里,面积6.7万多垧之地出放。以东西两端地名命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巴林爱新荒”。
这次放荒,是由政府和卓王共同丈放,为此,奉天省成立了临时机构“巴林爱新荒务局”。首任总办,后改为局长的,是“正任呼伦贝尔兵备道”黄仕福。
这次放荒,同科尔沁历史上的放荒不同之处在于,规划先行。即先设立镇基、村基,避免了“查蒙旗放荒,向不愿设立市镇”的零散混乱。
巴林爱新荒务局总办(局长)黄仕福会同卓里克图亲王,于民国元年12月,率汉蒙各员踏查履勘,确立了镇基。民国二年(1913年)1月25日,在《黄仕福为开放镇基掣签招领请备案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中提到:“查得巴林他拉西北地方平甸一区,南临大道,西枕辽河,东倚高岗,北凭广野,地势高爽,永无水患,而水陆之便尤为他处所不及。拟即设立镇基,定名通辽,以设治管理。”
这是通辽最早见诸文件中的名字。
通辽为什么叫通辽?当年的黄局长和卓里克图亲王并没有给出解释。所以,几十年来,引得人们研究、猜测,众说纷纭。我本人还是倾向于因为这里是通过辽河之地的观点。
早在巴林爱新荒丈放之前,巴林他拉就是个恳荒放牧人的一个聚落。而这个小村的西北,就是渡河的最佳所在,这里的辽河水势平缓,河底平坦。黄仕福在呈报给奉天都督的文件中有两句关键的话:一句是该镇基“南临大道,西枕辽河”;一句话是“而水陆之便尤为他处所不及。”
这条大道,就是官道、驿道,早已有之。这条大道通向哪里呢?一端通向辽源县(郑家屯),进而到奉天;另一端呢?水陆之便,就是坐船过辽河,通向热河的开鲁县以及延伸向赤峰等地。在黄仕福给奉天巡按使的《详为卓王拟于通辽镇西六十里附近添放镇基请准立案》的呈文中,“该荒跨辽河南北两岸,益以展补之地袤长逾一百余里,西面孤悬,为赴开鲁大道。”这条由辽源县(郑家屯)方向而来,通向开鲁的大道,现已演变为国道303线。开鲁,当时归热河省管辖,于清光绪34年(1908年)置县,比通辽建县早了10年。
通辽镇基所在地,历史上就是渡口,是通过辽河的最佳地,也是官方大道的唯一通过辽河之地,可谓远近闻名。
这就是为什么要把新镇基命名为通辽的原因所在。
除了这里是通过辽河之地,通辽,还蕴含着先人祈福辽河通畅、平安无害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