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金顶。摄影/祁瀛涛,图/《发现宁夏》
贺兰山与马还有一层“缘分”,这缘分就藏在贺兰山闻名遐迩的岩画中。贺兰山的岩画,从旧石器晚期开始刻画,至西夏时期才告终止,岩画中有关“马”的图案有123处,独马、群马、牵马、牧马等图案比比皆是,它们似乎在告诉人们,贺兰山与马的关系密切而深远。
归德沟岩画牧马图。摄影/董宏征,图/《发现宁夏》
秦汉时期,匈奴人越过秦长城南下中原,他们与汉民族融合,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宁夏牧马业相当兴盛,到了西汉时期,隶属于北地郡的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一带,以及安定郡的宁夏固原,都是牧养战马的基地之一,成就了装备精良的骑兵。
三关口长城。摄影/李鹏,图/《发现宁夏》
秦汉之后直到明代,贺兰山依旧是重要的牧马区之一,明代在西北地区设立马市13家,宁夏境内有3家,贺兰山山口成了马匹交易的通道。清代之后,宁夏平原大量土地农耕化,黄河水浇灌的富庶田园代替了昔日的牧马区,宁夏牧马业终止,昔日万马奔腾的景观一去不回,只有贺兰山上斑驳的骏马岩画在默默诉说那段壮丽的历史。
贺兰山岩画,太阳神岩画处。摄影/丁翔宇,图/《发现宁夏》
自古以来,贺兰山就是西戎、羌、氐、匈奴、鲜卑、突厥、党项等少数民族长期游牧、繁衍生息的地方,也留下了他们征战厮*的历史痕迹。从青藏高原迁徙到陕西北部的党项羌人,经过唐代的发展壮大,逐步向西扩张。
公元1038年,党项羌人首领元昊在宁夏平原上建立了大白高国,宋代人及其后的中国政权称之为西夏,元昊多番征战,横穿贺兰山,攻取了今天甘肃北部八百里河西走廊,西夏帝国繁盛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