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
因此,对于这群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民来说,古董成了这里最常见的一种器物。
早年间,据说许多村民在山上捡了许多墓地的青砖,因为数量不多没法盖房子,只能用来盖茅厕。
为此,许许多多闻风而来的外地人前来村子里收古董。有些村民拿捡来的玉器换了两袋大米,有些人则50或者100就给卖了。
这种情况让头脑越来越灵活的姚玉忠发现了“商机”。
现实版“摸金校尉”姚玉忠曾经说过:“古代的人很信风水,死后埋葬的地方一定要是块风水宝地,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处山脉中,左要有青龙,右要有白虎,上要有靠,下要有照。”
姚玉忠第一次下墓是在16岁,他凭自己之前学的本事找到了墓室,在墓里盗取了一块造型奇特的玉器,转手卖了2000块。
姚玉忠被捕
第一次下墓就赚到了钱,这让姚玉忠欣喜若狂,觉得自己找到了发财的好办法。
当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吸引了大批的盗墓贼,但很多人乘兴而来,却败兴而归。
虽然经过几千年的雨打风吹,很多墓室离地表都比较浅,但并不是每一处都是风水宝地,想要在荒山野岭中准确地找到墓室犹如大海捞针。
姚玉忠从小就接触易经、风水之类的知识,长大以后对于这些知识更是如饥似渴,于是姚玉忠的盗墓能力也在慢慢地提升,后来甚至到了“只要是姚玉忠看中的地方,不出十米必能发现墓穴。”的地步。
后来,随着下的墓越来越多,姚玉忠觉得目前他自己的本事渐渐有些不够用了。对于文物一窍不通,下了墓拿出来的东西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到时候文物出手的时候被人坑了也不知道。
新房村的村民发现,姚玉忠开始穿长衫戴眼镜了,样子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读书人,很能唬人。
姚玉忠想通过参观博物馆里面的实物来提高鉴别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结合他之前在书本上所学到的研究墓穴的相关知识。
姚玉忠
在从全国各地参观回来以后,姚玉忠便多了一项爱好:上山。经常在山上一呆就是一天,美其名曰锻炼身体,实际上就是在“踩点儿”,在山上找古墓的位置。
据说姚玉忠手拿罗盘,再结合天上的星宿一看,就能判断出来哪有墓。慢慢的姚玉忠在这个行业内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甚至有了“关外盗墓第一人”的称号。
最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姚玉忠不但能通过自己的本事判断出古墓的位置,还能判断出来墓里人的身份和墓葬的规格,从未失过手。
姚玉忠盗墓用的工具也与其他人不同,为了避免引人耳目,姚玉忠自制了一把“扎子”。跟其他盗墓贼用的洛阳铲不同,姚玉忠自制的扎子携带非常方便,表面上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可以现场装卸。扎进土里以后拔出来,就能通过扎子尖上的颜色变化来判断这块地下面是不是有墓穴。
姚玉忠使用的扎子
另外,为了隐藏踪迹。姚玉忠一般会选择下雨前一天的晚上下墓,这样挖完的墓坑埋上以后再撒一把草籽,第二天下过雨之后草就发芽了,别人就很难发现盗掘现场了。
分道扬镳姚玉忠从第一次下墓开始,一干就是三十多年,许多亲戚以及同乡都被他带上了这条不归路,包括他的亲弟弟姚玉飞。
每次上山踩点,姚玉忠都一个人去,并且命令其他人绝对不允许偷偷跟着,就连亲弟弟姚玉飞也不行,甚至当有人问他“踩点儿”诀窍时他都会勃然大怒。
姚玉忠一般会选择白天踩点晚上开挖,挖出来什么东西也只有姚玉忠自己一个人知道,因为每当快要挖出文物时,姚玉忠就会找借口把其他人给支走,自己一个人下去。
跟着姚玉忠一起*同伙大都是同乡和亲戚,外来人基本上只有望风的份,另外如果姚玉忠看谁不顺眼,也会指使他去望风。所以在姚玉忠的团伙里,他说一不二,其他人想要好处也只能依靠姚玉忠的本事。
有一次,姚玉忠按照之前的方法将其他人支走,当他偷偷将一只玉镯藏进口袋时,刚好被团队里一个姓刘的看到了。
事后,姚玉忠一行人分完赃,大家断定姚玉忠肯定挣了一大笔,觉得自己分的钱太少了,于是联合在一起找姚玉忠想要多要点钱。
姚玉忠当时就发火,说:“爱干干,不爱干滚!”把玉镯从兜里拿出来狠狠地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