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唐伯虎,我在苏州,向大家问好!
昨晚,读初中的女儿说她以后要去上海工作,我问她为什么,女儿说上海有她需要的,比苏州好。
女儿长大了,我挺高兴。
转眼又到了6月份,正是无数毕业生、小镇青年各奔前程的季节。
大部分人都面临着去哪里的重要选择,去北上广深?还是去苏州、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还是回到老家。
我曾经在20多年前也做过短暂的沪漂,在上海有一年的生活工作经历,之后回到苏州,一直到现在,捋了捋思路,内心我很赞赏女儿的想法。
年轻人就应该向上选择、向上攀登,去与不去,过来人告诉你真的区别很大。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汇聚了全国最好的资源,全国最好的公司、最漂亮的写字楼、最豪华的饭店宾馆、最好看的城市景观、最多的明星、最多的商场……就像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吸引着无数人。
无数小镇青年从小就被电视、被村里外出打工回来吹牛的大哥洗脑,心里充满着对大城市的向往,向往那里的人,那里的生活。
凡事都有利弊,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
我为什么替女儿高兴?小姑娘小伙子就应该趁着年轻去北上广深创一创,那是一块试金石,有多少成色一试就知道。
那里有无数的工作机会、无数的财富,就看年轻人有没有能力接得住,能不能快速成长。
如果能够快速成长,那么前途不可限量,如果不能快速成长,甚至混不下去被淘汰,那么也不要沮丧,这种历练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年轻时候一时失败不是真正的失败,这种失败的经验拿回老家都是有价值的。
我当年在上海漂了一年,吃了很多的苦,学到了大城市职场对工作的“职业”,心智成熟了很多。
但是太累了,我评估了一下,我觉得以我的能力、家庭背景,很难在上海过上好生活,大城市的方方面面我已经见识过,我明白这里不适合我,我应该回去。
回到苏州后找工作时短短的沪漂经历非常加分,当时我面试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人事大姐说我在上海历练过,看起来比较沉稳,比其他几个要强一点,就要你吧。这成了我在苏州职业生涯的起点。
北上广深容不下肉体,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去北上广深打工容易,但是要真正留下来不容易,按照中国人的标准留下来要有房子、户口。
大家都知道北上广深的房价普通人无法承受,哪怕掏空6个皮夹子都估计没戏,除非你在大城市工作非常成功,出类拔萃、万里挑一的那种。
这太难了,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哪有这个本事。
比房子更难的是户口,大家都知道张雪峰离开北京的新闻吧,核心原因就是他搞不定北京户口,孩子不能在北京高考。
张雪峰事业非常成功,在北京早已买房,开了一个很赚钱的公司,但是他解决不了户口问题,相信他应该是经过谨慎评估的。
按照北京的政策,大概率等到孩子高考的时候还是落不了户。
张雪峰“在生活质量、子女教育和事业发展这三者之间找了一个平衡点”,解决方案是离开北京、落户苏州。
北京的奋斗经历成就了张雪峰,他自己说北京奋斗14年“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了现在的一切”。
这可能是年轻人去北上广深最好的一个解决方案,我和张雪峰的底层逻辑一样。
年轻时去北上广深历练,适当的时候回到合适的地方继续生活,只要父母处理得当,别把孩子逼急了,孩子会主动回到身边,或者老家附近的大城市,就像我一样,而不是死磕北上广深,尬留。
在北上广深打拼的你,只能叫活着,不能叫生活
我有个同学大学M毕业后去上海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他在上海做外汇方面的工作,没有赚到钱,他在上海没有结婚、没有买房、没有落户。
哎,我问他为什么不回老家?他说他这种工作只有上海才有,回去不知道能做什么。
我又问,为什么在上海没有找女朋友、结婚,其实答案我大概心里有数,像他这样的情况,大概率只能找一个同样沪漂女,而且还是要眼瞎的那种,本地女孩就不要想了。
刚开始年轻的时候,他没钱,不敢找,后来稍微赚了点钱,发现沪漂女最不想嫁的就是沪漂男,她们想通过婚姻留在上海,一个没有户口、没有钱的沪漂不配拥有爱情。
我一直替M感到可惜,半辈子过去了,蜗居在上海逼仄的螺蛳壳里真的快乐吗?
要钱没有,孩子也没有,朋友也几乎没有,就这么耗着。
前段时间见到他,我惊呆了,才40多岁的人已经完全秃顶,整个人非常苍老,他说常年工作压力大,上班日夜颠倒,我腹黑心里说,他喵的,你是没女人内分泌失调闹的。
M估计还是要沪漂在上海,如果他当年没有去上海,他老家在常州,一个很好的城市,留在常州发展,作为本地人,是不是会比现在的他要好一点?
最起码有自己的房子住,会有老婆、孩子,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北上广深成就不了小镇青年的梦想,而是小镇青年通往梦想的桥梁
想去北上广深的小镇青年就应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试试自己的能力,世界见识了,能力测试过了,能力提升了,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究竟应该去哪里发展。
做父母的朋友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孩子想去,如果硬拉着不让去,这种处理方式不好,孩子心中的那股气不会消,硬留下既不会把工作做好,也很难和家人相处的好。
著名作家三毛曾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张雪峰和M同学的案例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您喜欢唐伯虎的文章,欢迎点赞、关注、留言。我们一路攀登,山顶相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