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直都喜欢方头圆身的筷子
其“方圆有度、小箸衔万物”的特性
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
餐桌上筷来箸往间
体现着的是中国人的“热乎劲儿”
但这种看似情亲密无间的饮食关系
却隐藏着很大的健康隐患
为此
吉林省文明办
吉林广播电视台
吉林广播电视台7频道《消费新主张》
吉林省饮食文化研究会
联合倡议
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
吉林省的朋友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我们在同疫情进行战斗的时候,也要反思一下。
长久以来的“合餐制”,虽然饱含浓浓的人情味,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合餐制易带来疾病传播,筷来箸往为病菌扩散打开方便之门。
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怎样既沿袭优良传统习俗,又养成文明卫生习惯,积极降低患病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痛定思痛,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行为,为此,我们向全体朋友们倡议:
【吃饭新风尚,健康新主张】
文明餐桌行动@你来
公筷公勺,从我做起。
为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或选用分餐就餐,在公共餐饮场所主动索要公勺公筷,避免通过筷子让病菌和病毒“口口相传”,给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埋下隐患。
提倡酒店、餐厅、食堂设置“公筷公勺专区”。
主动提供公筷公勺,要求服务人员温馨提醒引导用餐者使用,尽量“一菜一筷,一汤一勺”。餐饮企业要有责任担当,要做使用公筷公勺的示范引领者。
公筷公勺,举手之劳。让我们共同努力,从细节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倡议就餐新风、养成文明餐桌用餐习惯。
每每提起提起分餐制,我们往往会直观地认为那是西方的用餐习惯。殊不知,中国的分餐制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到明清的酒肆之景,直至“中国检疫、防疫第一人”。中国餐饮形式发展,从“分餐制”“合餐”“提倡公筷制”三者过渡而来。再到如今,大家重新开始认识“公筷制”,中国餐饮形式发展犹如一部抗疫、防疫的教科书,不断在历久弥新的发展中寻求着发展的最佳方式。
面对疫情,我们才发现,当我们我们反思藏于细节之中的生活习惯:是否足够卫生,是否让病毒有机可趁?那些已经根深蒂固的微小习惯,已成为与健康相悖的根源。
所以在对待似乎少了点“人情味”的“公筷制”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新的吃饭风尚,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人的权益。
“筷子传递情谊=也能将病菌传递给他人”。
作为餐饮企业来说,更要将防微杜渐,将这种危险扼制在摇篮。作为推广和引导使用“公筷公勺”的餐饮企业,负责的态度,安全、健康的经营意识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所以多一双公筷、一个公勺,多一份放心安心,用文明小节将为广大市民的健康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每一位市民都可以从自己做起,每个餐饮企业从自身立足,以实际行动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用“新风尚”带动“大文明”。让“公筷意识”深入人心,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彻底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
注意
请扫码助力!等你参与!
扫描识别二维码,让我们一起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