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事物,不要只看表象,要读懂表象背后的一个意境和心态。
就拿“节俭”来说,节俭这一个美德,它的意义最重要的并不是表面节省出来一些东西,而是节俭背后的那一种平和的心态。
节俭之人,对于外界的浮华不焦虑,不妄求,无论外在丰盈或匮乏,都能持守一份对于物质的平淡之心。
这样的一种平和,在应对外界万物诱惑的时候,都能保留初心,这是平和的一种境界,这也是内心宠辱不惊的一份定力和智慧。
《道德经》中说: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尊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在道家思想中,认为慈爱,节俭,谦逊,都是伟大并且能够让自己得以保全的智慧。
因为“仁慈”可以无为,因为“节俭”可以保持淳朴,保持一份淡然,因为“谦和”能够赢得别人的尊敬。
道家主张的智慧,是内心不为万物所动,无论外物宠辱,内心自有一份平和与定力,这就是追求的一个境界。
而“节俭”正是符合了这样一个心境,一个人的节俭是看透外界的浮华,不管面对着五色五味五音的诱惑,仍然不奢侈,不浪费。
古时一个人叫陶侃,是天生节俭,勤于政事,他在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命令船官要收集所有的锯木屑,无论数量。
很多人最初不了解他的用意,后来有一次正逢积雪融化的时候,官府前虽然已经除雪,但是地上仍然湿滑,于是他命人用锯木屑洒在地上,才可以通行无阻。
还有官用的竹子,陶侃命令要留下粗厚的竹子头,后来竹子头堆积如山的时候。恒温攻打蜀国,竹子头都用来当做造船的竹钉。
后来在砍伐竹蒿的时候,有一个官吏连着竹根挖起,以竹根做竹篙之脚,陶侃看见了立刻提升此人两级。
陶侃的做事风格,就是符合了节俭之道。
节俭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美德,从外在来看,在平时为人处事之中,在同样物质的前提之下,节俭更占优势,节俭能够省下很多有利的资源。
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为自己所用,那些一味的铺张浪费的人,当事物来临的时候,反而因为物质的匮乏,陷入被动,这都是不懂得节俭造成的危害。
节俭能够积累力量,壮大自己,塑造有利自己的人生。
即便是现在物质丰盛的时候,节俭也能够让我们有一个内心平和,居安思危的内心状态,所以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谨记的。
《菜根谭》之中说: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
生活奢侈的人,无论有多少财富都不会感到满足,还不如生活简朴一些。虽然外在物质看似有一些匮乏,但是内心是一种平和与充实。
从内在来看,这也是道家提倡的向内寻求,内心平和的一个心境。
当沉迷于生活里的五色五味五音时,无论多少物质生活,都满足不了内心的那一份奢侈之心,倒不如保持一份简朴,以平和的态度对待人生。
看似平平淡淡,但是内心是一种充实,能避开无底深渊的*。
生活简约的人,即便不富有,但是因为*不多,人生得以细水长流,不管有没有获得那么多的物质,都应该保持一种淳朴,这样的人生是一份淡然。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