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随着第一场抖音直播的结束,“罗永浩直播卖货”又登上了热搜榜。短短数天内,罗永浩的抖音账号也迅速累积了百万粉丝。短暂为“Sharklet”技术站台以后,顶着“中国第一代网红”的江湖传说,罗永浩*入了新一片的互联网漩涡。
很多人知道的罗永浩,就是那个号称乔布斯转世、以收购苹果为目标、重新定义未来十年个人电脑的锤罗,但其实早在2005年,罗永浩就已经位列当年十大网络风云人物第六名,中国第一代网红名不虚传。
纵观罗永浩的演艺生涯,从一个教育界网红出道,一路破圈到知识界、科技圈,如今又在直播界老树开花,正应了他那本演讲录的标题,《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作为生命周期如此之长的网红,罗永浩是怎样做到的?
“硕果仅存的初代网红”
作为贯穿中国网红变化史的重要人物,罗永浩被媒体称作“硕果仅存的初代网红”,这意味着,他的“红”,在某种程度上是划互联网时代的。而这背后的原因在于,罗永浩身上有着一般网红难以比拟的差异性。
不同于靠炒作火起来的网红,罗永浩的出名是一种被动的结果,并且其核心吸粉点在于能够长久传播的价值观。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这是“老罗语录”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话。
1989年,因为受不了学校“愚蠢的制度和弱智的老师”,正在读高二的罗永浩退学了。此后,他筛过沙子、摆过地摊、卖过二手车、做过期货,甚至以短期旅游的身份到韩国打工。
一般人在这种境况下,可能很快就会“躺平”任生活蹂躏,但罗永浩不。
他曾经为了移民上过英语口语课,也曾帮做*的朋友讲过半年培训课,有了“英语基础 *口才”的技能组合,他就大胆给俞敏洪写了一封万字求职信:
“给我个机会去面试或者试讲吧!我会是新东方最好的老师,最差的情况下也会是‘之一’。”
试讲了三次,高中肄业的罗永浩竟然真成了新东方的英语老师,并因犀利风趣的授课风格受到学生喜爱,讲课的片段也被传到网上,“老罗语录”就此诞生。网络上甚至流传“上网不知罗永浩,纵称网虫也枉然”。
2006年,从新东方离职之后的罗永浩,发起创办了博客平台“牛博网”。与其它网站不同,开通牛博网的博客主要是靠自我推荐的方式,这使得网站成立之初就奠定了特立独行的气质。
罗永浩曾这样概括牛博网的经营策略:“没有炒作,没有宣传,没有制造耸人听闻的事件,没有耍流氓,就是老老实实做内容,并且是严肃的内容。”
靠着这样的独特风格,牛博网吸引了梁文道、韩寒、连岳、柴静等一批“名家”。这些人在牛博网发表了各种风格独特的文章,直接带动了网站人气飙升。2008年4月19日,牛博网日访问量曾首次突破百万。但好景不长,由于微博兴起,再加上言论尺度过大,牛博网不得不关门大吉。
随后,罗永浩重操旧业,办起了英语培训机构,俗称“老罗英语”,不过后来由于长期亏损而*。
然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事业不景气的时候,罗永浩分别以“我的奋斗”和“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为题在国内开展演讲,再次吸引一众“罗粉”,并因此获得了“相声演员”的标签。
此后,尽管罗永浩的事业经历了卖手机、电子烟、开直播等多次变化,其作为顶尖网红的影响力仍丝毫未减。
罗永浩在网红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个时期的罗永浩,主要干了三件事。
第一件,砸冰箱。当时罗永浩购买了西门子冰箱,却发现“关门不严”的问题,在微博曝光这一现象后,许多西门子用户也表示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但西门子官方始终没有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答复,愤怒的罗永浩来到西门子北京总部门前,当众砸坏了三台冰箱。当天砸毁的冰箱也很有来头,据罗永浩散发的资料讲,这三台西门子有问题的冰箱,分别是音乐人左小祖咒、作家冯唐和罗永浩本人的。
事实证明,罗永浩所制造的热点,最终都会以发布会的方式走向高潮,砸完冰箱的罗永浩开了一场媒体沟通会,口若悬河地复盘了西门子事件的前因后果,一时之间成为了当年著名的维权事件。
第二件事中,罗永浩的宿敌方舟子正式登场。作为曾经著名的打假人士,方舟子和罗永浩还有过一段甜蜜期,入驻过罗永浩的“牛博网”。后来,双方互揭老底。罗永浩称方舟子妻子是“学历造假”、“硕士论文剽窃”。于是,方舟子开始调查罗永浩的英语培训学校,称其有非法办学、超范围经营、做虚假广告,偷税*等行为。到再后来,罗永浩发现方舟子成立的打假基金存在账目问题,于是又开始打假“打假斗士”方舟子。
方舟子后来成立了一个打假基金来维持自己的打假事业,罗永浩早年间也往里面投过钱。但后来发现打假基金的账目有问题,于是开始打假“打假斗士”方舟子。
曾经的友谊已经撕掉,罗永浩的发布会却永不迟到,“方罗事件”也再一次被推向了高潮。一时间又是闹的沸沸扬扬,毕竟吃瓜群众又有免费的相声可以听了。
第三件事,就是为了宣传自家的英语学校,罗永浩先是开启了《我的奋斗》高校巡回演讲,讲的主要就是自己怎么从高中辍学逆袭到新东方名师的励志故事。虽然凭借着精湛的相声艺术,罗永浩把自己秉承的理想主义磨了个闪闪发光,但这明显还不够,能打响自己的名号却喊不响自家的英语学校,于是就有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系列演讲,把“老罗英语”从一家培训机构升华到了“独立思想年轻人的汇聚地”。
不过培训学校显然很难满足罗永浩的野心,作为一个数码爱好者,加上自称为精神和方法论上都真正继承了乔布斯衣钵的唯一传人,罗永浩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新事业:锤子手机。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理想主义的罗永浩,做手机以后,一边收获鲜花和掌声,一边也拍来了更多的搬砖。在输出一些优异的设计以及“裤衩都不剩”的软件功能同时,质量问题、硬件缺陷、产能跟不上种种商业危机的重压下,烧光了投资人十几亿的罗永浩,在“理解万岁”、“交个朋友”、“罗历新年”的呼声下黯然退场,结束了自己的七年手机之路。
罗永浩成为网红的套路
罗永浩的网红套路,一直是在出色口才的加持下,通过不断树敌的方式玩转舆论场,顺手就收割一大批粉丝,这一招却在做手机以后马失前蹄。初闯机圈的罗永浩火力全开,收购苹果、脚踢友商的狂言不断,加上和王自如直播上优酷辩论产品问题,做手机的罗永浩依旧把自己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是这也让面向消费市场的锤子手机,活生生地演成了一出连载不断的情景喜剧:猛烈抨击各路友商的同时,却迟迟拿不出爆款的产品。罗永浩甚至还曾把炮口对向了自家的产品,称Smartisan M1为设计的耻辱,一时间那是打了个敌我不分。喧闹过后,“有热度没销量”成为国产手机的一代消费奇观。
最为致命的是,罗永浩的理想主义曾经让他站上了道德的高地,“语录”、“讲座”、“维权”、“打假”中一次次输出了漂亮的情怀。但是曾经的情怀有多深,那么当锤子手机不符预期的时候,用户的反噬就有多大。因为一旦理想主义的出发点被认定是卖手机的商业利益,那么这个故事,注定了,罗永浩是怎么着都圆不回来了。
十多年前,罗永浩在离开新东方时曾痛批俞敏洪:如果你是一个商人,纯碎为了钱,大大方方赚钱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总是披着理想主义的外衣,把自己塑造的很高尚、很纯洁就太虚伪了。现在回头看,这看起来更像是一次预言。
纵观罗永浩的“折腾人生”,一个东北延边的小镇青年曾经站上过鸟巢的舞台万人瞩目,一个前数码爱好者半路出家,曾经打造过自己心目中、“东半球最好用”的手机,哪怕直到今天,罗永浩选择哪个平台直播卖货也能闹得满城风雨。(来源:界面新闻 王公逸/文、环球人物 阿晔 二水/文、环球商业人物 王江河/文、腾讯科技 孙实/文)
《读者报》封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