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以孝治理天下,“孝”不仅是家庭伦理,更是国家纲领。孝在当代社会显然已经失落了治国的作用,但仍是家庭伦理中的首要原则。孔子是各大孝子,在《论语》中对“孝”的论述非常全面,我们不妨跟随孔子的教导去做。
他说“父母,唯其疾之忧。”作为儿女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生病。外出要告诉父母的动向,以免父母担心。(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要态度恭敬对待父母,不能只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如果只满足父母的吃穿需求,在孔子看来,和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不要言语顶撞父母,行为违背父母。(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要以礼对待父母,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要尊重并延续父母的志向,(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其实,父母给与我们的爱的厚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子女此生永远也无法偿还,只愿作子女的能够时刻将父母挂在心上,多份尊重、多些体贴,多些问候,有问题时候,多些沟通,父母对子女索求并不多,照顾好自己也是最大的孝。
作者:滢心
我认为孝包括以下几点:
1、事必躬亲,凡是多请教父母。
2、教必顺承,父母教导学好的,要听。
3、承欢膝下,随时让父母开心。
4、老能膳养,父母老了,能供给所需,使父母能安度晚年。
5、死能礼葬,父母死后,能尽心尽力安葬。体现在自身就是:感恩父母,尽职尽责,上和下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