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宝背面有两个满文,一个左一个右。左边是三个弹簧环(中间有两个圈), 是“宝”字,意思是“宝贝”和“宝钱”的意思,右边是铸造这钱的省份的简称。乾隆通宝该钱币是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乾隆通宝钱25毫米大小,重约3g。
嘉庆通宝背满文左边是"宝"字,在右边是满洲的货币管理局的名字,比如泉、源、苏、河、广等。嘉庆通宝是嘉庆年间(1796-1820年)。钱的大小是2.2至2.6公分和2至4公分的重量。嘉庆通宝以楷书写的,从上而下而右而左来读。
乾隆通宝背面有两个满文,一左一右。
1、左边的像三圈弹簧(中间连着两个圈)是满文的“宝”字,是“宝贝”“宝钱”的意思。
2、右边的一个字写的是铸造这个钱的局(或省)的简称。
嘉庆通宝背满文左"宝",右为满文铸造钱局名,如泉、源、苏、河、广等。嘉庆通宝铸于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钱径2.2-2.6厘米,重2-4克。钱面文字"嘉庆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
扩展资料:
嘉庆通宝雕母及某些地方局的母钱均十分稀贵,制作工艺相当精致,不亚于乾隆时代,雕母上粗线条的刀痕修饰干净,母钱肉质呈细纱地状,极为平整,字口十分清晰。嘉庆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有大小几式,特大型厚肉版的较稀罕,常见多铸工不精,字口内流铜甚多,其母钱存世约二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