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垃圾围城、垃圾处理正成为困扰很多城市发展的头痛问题。为此,有关专家认为,一些发达国家在处理垃圾方面形成了一套强化主体责任、推动严格分类、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的做法,很值得我国借鉴。
日本严格进行垃圾分类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最少的国家,每年只有410公斤;同时,也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从1980年开始,日本逐步建立起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每年12月份,日本的每一家住户都会收到一张来年的特殊“年历”:每月的日期都用黄、绿等不同的颜色来标注,每一种颜色代表哪一天可以扔哪种垃圾。比如,厨房垃圾,每周三和周五才能扔。
“年历”上还配有各种垃圾的漫画,告诉人们不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如果不严格照规程分类操作、按规定时间扔到指定地点的话,将面临巨额罚款。
日本的垃圾分类标准严格而细致,包括资源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危险垃圾、塑料垃圾、金属垃圾和粗大垃圾等等。和日本类似,瑞典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也很完善。日常餐桌垃圾包括食品包装,塑料和纸包装的可以回收,有血有油的包装大都直接扔到垃圾袋里,用于焚烧。信封不能放在纸类回收,因为有胶水,必须放在可燃的垃圾类别里。
分类工作成绩可否,相关的教育和社会管理配套制度都非常重要。日本进行了10年的全民教育,年年讲,月月讲,还通过学校环境教育,用小学生来教育大人,这才有今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