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古代称为紫柰,素奈。因为苹果在古代还是很普通的,对于苹果的赞美,从古至今在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
苹果树从来不假贵族,而是十分的贫民化,一般都长得并不高大,绝不拒人千里之外,而是伸手可摘,显得温柔可亲。
昔曾珍北果,何日渐南来?
闻道可祈福,窗前手自栽。——《冬日杂咏八首 其六 苹果》
关于苹果的古诗:
1、《南海百咏抄》宋·李调元虞翻宅里起秋风,翠叶玲珑剪未工。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
2、《冬日杂咏八首·其六》当代·蔡淑萍昔曾珍北果,何日渐南来?闻道可祈福,窗前手自栽。
3、《减字木兰花·香蕉苹果》清代·姚华志搜赤柰。别样色香宜作绘。褪了绯青。莫较楂梨总解酲。日南佳实。入赋巴且芳似蜜。双胜相兼。东海书来雪尚函。
4、《依韵和李宰秋思》宋·梅尧臣一叶与风舞,已知天地情。将令百果实,竞振群虫声。陶令欲收秫,豳人思誓觥。更吟君丽句,谁为写锺评。
5、《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其七》清·洪亮吉古庙东西辟广场,雪消齐露粉红墙。风光谷雨尤奇丽,苹果花开雀舌香。扩展资料苹果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红苹果,可见苹果在中国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道教把苹果视为仙果,它也是北欧神话中的青春之果,是希腊神话中的爱情之果。在吴语地区因吴语“苹果”与“病故”是同音词,所以在吴语地区不在探望病人时赠送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