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早在大学时期就受康德哲学思想影响的奥斯特,认为各种自然力量都来自同一根源,可以互相转化。他一直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有某一种关系,电可以转化为磁。而在此之前电和磁都是分开来进行研究的,例如,库伦研究了静电和静磁,并证实了二者之间不可能转化;安培和比奥等物理学家认为电和磁不会有任何联系。
1820年4月,在一次晚上的讲座中,奥斯特偶然间发现在导线通电的瞬间,其旁边的小磁针偏转了一下。这一令所有人都未引起注意的现象却让奥斯特喜出望外。之后的三个月,他又做了多次实验。并于当年7月21日,用一篇4页纸的实验报告论文:《论磁针的电流撞击实验》正式向学术界宣告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即电流能像磁铁一样影响周围小磁针。
电磁学是研究电、磁二者的相互作用现象及其规律和应用的物理学分支学科。根据近代物理学的观点,磁的现象是由运动电荷所产生的,因而在电学的范围内必然不同程度地包含磁学的内容。所以,电磁学和电学的内容很难划分,而“电学”有时也就作为“电磁学”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