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乞丐当然应该施舍。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和同情弱者的心。我们有时也穷,没有太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但我们有一颗同情怜悯的心,这就比什么都好。人,都有自爱和向上的心,实在是没法了才走上了乞讨之路。这是多么无奈和令人伤心呢。
同情和帮助乞讨之人,虽然只有很少的几元十几元钱,想到他们能去买个馍吃,心里也十分开心。我普通且贫穷,但我也在帮助他人呢。我从来不会瞧不起乞讨的人。也许我们落难了,还不如他们。这就是将心比心。
行善有遗传呢。老一辈的人用言传身教在教育和引导着我们。他们教育我们,做善事不能到处宣扬,那就变味了。做善事是发自内心的给与,没有一丁点的功利。是那么自然,那么平常和普通。我们陕南人主要吃大米,所以没有馍呀饼的给他们。有时就给点钱。遇见有碗的乞讨者,正赶上吃饭,就赶快盛碗饭,把肉和菜盛的满满的。看他们吃的那么香,真开心。写到这我都哭了,因为我们一家人,经常这么做。
现在政策好,乞讨的人也少了。就是有,他们也多去了大城市。我们县城现在很少有乞讨者了。但现在还是有贫穷的农民。我们也会看人呢,分的清真正的贫困者。妈妈把一家不穿的衣服,鞋洗的好好的,打包装在口袋里一。见了有的贫困农民,会很热情很尊重地对他说,我们有些衣服,都是好的,干净的。你别闲逸,拿回去干活穿。别人是会接收的,她有时还让别人等一下,找点吃的叫别人带上。
现在国家发展可快了,有些贫困农民也不要旧衣服了。我们也劝妈妈,可是她还是舍不得扔了。妈妈兄妹多,外爷外婆受了很多苦。妈妈工作了,那时工资又低,没有更好的孝顺到她父母。现在条件好了,啥都有了,可外婆外爷又死了。所以妈妈内心一直觉得亏欠他们。看见贫穷的老人了,一下子就想起她的父母了,多少都要给别人几个钱。这样她内心才能宽慰。
她时常说,钱也不多,我们紧一下也就过了。给他们了,起大作用呢。有次下乡,我给了一个有点傻的贫困户妇女50元钱,我心里想,她买盐买洗衣粉也要用钱呢。那女的用手紧紧握着那50元钱,我走到哪儿,她就远远的跟在我身后,望着我不停的笑。她有个儿子在外打工,一两年都没回过家,没寄过一分钱。看了过个小文,内心应该有所感触吧。有钱没钱也要常回家呀。
当然也有假乞丐,假尼姑,我们认的清。确实没有办法了,也给几元。假尼姑坏呢,卖些开光的佛珠,牌子什么的。如果不买,不施舍给她钱,就会说一些十分难听的话,一家挨一家的要呢。我妈就叫把门关了,等她们走远了才开门。现在管的紧,假尼姑也很少见了。
我善良,但并不软弱。我信佛,但并不痴迷。善心善行让人活的坦荡,善心善行的人,都有好的归宿和结局。行善是一种天性,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