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曾经答主也是一个相信“沟通万能”的人,觉得只要肯沟通,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不会存在矛盾,不会出现那么多不必要的纠纷。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逐渐发现很多事情理论上没错,但实际生活中就不一样了。矛盾并不是每一个都要解开的。(这种中庸之道,真的是中国人生存的法宝)我们没有那个精力和机会去解开每一个误会,成本太高了,时机也不允许。所以不去解释误会,有时候是你不能,有时候是你不想。至于为什么,且听我简单谈谈感受。
1.首先,和有些人沟通的成本很高。脑回路清奇,常人不可揣度其意之人多如牛毛,鸡同鸭讲一词毫不为过。和这样的人闹误会家常便饭,解释反倒特别心累,三次下来就让人恶心反胃。讲也讲不通,你还想讲嘛?
2.其次,讲得通,但是没人信。人有偏见,只愿意相信自己认可的。有时候你放缓了姿态,耐心主动地跑去解释了,别人也不置可否,甚是就是冷笑一声,嘲讽地看着你,摆明了不相信。在有的人看来,“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你越解释,说明你越“心虚”,你主动示好,尝试沟通,反而越让别人觉得你没骨气、卑微低贱。只能感叹日久见人心,不解释了呗。
3.再者,人是感性动物,闹误会的时候,普遍不想听大道理,可能你讲了只会增强对方的反感,适得其反。作为局外人,就更不应当插手进去,当和事佬,因为你不知道人家发生了什么。我们老家经常有七七八八的人爱跳出来,事情没明白就开始劝和,总仗着自己面子,让你听他两句,在我看来,这种人很多是出来找存在感的,面子能有多大,才能让人听他一知半解的意见?所以局外人不能瞎插手,容易不自量力。你不是当事人,不了解人家的经历,就不要贸然当老好人。
4.第四,沟通清楚了也没好处,比如跟领导沟通清楚了,有助于提拔,跟客户沟通清楚了,有助于业绩。但有的人,沟通清楚了也不过如此,更何况沟通成本又高,人性好逸恶劳,喜欢奖励(心理学角度的奖惩机制),代价太大又没奖励的事情不愿意去做。
5.最后,这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有同理心,愿意停下来听你解释一番,并选择相信你的。一个人活在世上,没办法让所有人满意。想要解释误会,说明你很善良,但每个人有不同地看待事物的眼光。你觉得有意义的,可能别人觉得无聊。你觉得真诚的,可能别人觉得虚伪,这都是没有正确答案,也无法苛责他人的,是不同人生阅历、不同价值观的产物。姜文原来说过,每个人都在被误解,无法不被误解,每个人也习惯了被误解,可能大家觉得,这才是一种相处的方式。成年人,就要学会带着误解生存。有时候事情没解释清楚,不打紧,有时候事情你解释的明明白白,没用。可能我们真要抓住的,也真想解释的,是努力了就能够有效沟通的那一部分人。其余人,就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