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黄山镇2030规划,罗庄区黄山镇后面即将开发的村庄

首页 > 社会-民生 > 作者:YD1662022-12-05 13:59:07

【武河湿地公园】

临沂,一座依水而建、临水而兴的城市。2013年7月,临沂市成为全国首批4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其中,临沂市罗庄区武河人工湿地更是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湿地,获评“山东最美湿地”的殊荣。

一、武河湿地优势与机遇齐聚

目前我国最大的人工河流湿地公园——临沂武河湿地公园就坐落在这座红色旅游城市的罗庄区。郯城一位当代诗人欣然命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将武河湿地公园赞颂:

“黄山俯瞰荡清波,鸥鹭翔集胜景博。

曲径通幽夹岸柳,轻舟遏浪戏鸭鹅。

渔者列队钓鲢鲤,候鸟成群赏丽婕。

莲施胭脂菱施粉,迎来四海客怡乐。”

二、武河湿地公园总*通规划

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武河湿地公园位于苏鲁交界处、山东省南部、临沂市罗庄区黄山镇境内,湿地全长15公里,面积20000亩。湿地区位条件良好,南有陇海铁路和310国道,北近临沂机场,毗邻纵贯南北的胶新铁路、205国道和京沪高速公路,武河右岸滨河道路的建设实现了临沂城区与湿地的对接,交通十分便利。武河湿地是利用武河故道修建而成,武河系清朝康熙年间为引沂济运而开挖的一条人工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湿地文化也已现雏形。周围著名古迹有文曲山汉墓遗址、马王城(汉朝襄贲县城所地在)遗址、马王墓(在今栗林村西武河东岸)等。

这里生态系统完整,景观资源独特。武河湿地所在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田园风情,水域景观、植物景观、鸟类景观、天象景观遍布其中。这里“以水绕城、以水穿城、以水伴城,以水为魂,以生态绿为韵”,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优势显著。

罗庄区黄山镇2030规划,罗庄区黄山镇后面即将开发的村庄(9)

【国民经济】

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3.7亿,其中工业总产值12.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褚墩镇)

1999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15元。农历三、八为集日,正月十七日、十月一日为集会,四月初八古庙会于1971年由本镇丁屯村迁入镇驻地。(黄山镇)

2004年,全镇新引进外资3300万元,完成国民生产总值6.8亿元,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1亿元,出口创汇741万美元,限额以上企业达到10家。农民人均纯收入3440元。(褚墩镇)

2007年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6亿元,比2006年净增1.2亿元,完成招商引资1.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完成农业总产值1.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68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0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400万元。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褚墩镇)

2007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2亿元;外贸出口11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85元;财政收入1650万元;工业产值19亿元;用电总量4000万度;储蓄存款余额14357.68万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县第三位,其中工业产值、用电总量、储蓄存款余额、外贸出口、财政收入分别位居全县第三位、第二位、第二位、第一位和第三位。(黄山镇)

2010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不含恒昌焦化)12.3亿元。地方税收收入2750.6万元,其中国税完成804.5万元;地税完成796.1万元;财政完成1150万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0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4.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00元,比2005年增加2294元。2008年以来,褚墩镇先后荣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明星乡镇”等荣誉。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褚墩镇)

2010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7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6760元;财政收入达到2714.5万元;外贸出口达到2100万美元。(黄山镇)

201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亿元;规模工业产值4.6亿元;财政收入234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257元;外贸出口达2160万美元。在郯城县外贸出口五大企业中,黄山镇占据3家。2010年全年外贸出口达到2100万美元,连续三年位居郯城县乡镇出口第一名。(黄山镇)

2019年,褚墩镇有工业企业25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7个。

2019年,黄山镇有工业企业92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8个。

【城市建设】

● 特色小镇

褚墩镇将在罗庄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扬“马上干”的务实工作作风,围绕工业转型升级“25条对策”、工业发展“1516”思路,抢抓“全国重点镇、省级示范镇、特色小镇”建设的有力机遇。

褚墩镇以“一路一韵,一街一景、一村一规”为目标,坚持规划先行,大力实施驻地改貌、公交线路打造等工程。投资3100万元,实施了45公里公交线路改造提升工程,在罗庄区率先实现了“镇村公交村村通”;“七横五纵”的路网架结构已基本形成,促进了村村开放融合发展。

●静脉小镇

褚墩静脉小镇位于京沪高速以东、汤郯路(232省道)以西、北接傅庄街道、南至褚黄路,总面积3平方公里。作为工农重作为工农重镇、全国重点镇、山东省省级示范镇,褚墩镇根据自身发展特点,构建以“创意研发中心 产业集聚基地 环保科普文化旅游”的“静脉小镇”。 根据规划,褚墩“静脉小镇”计划形成“一核一轴,一带三区”的功能结构布局,包括静脉产业集聚区、环保科创智造区、循环利用总部区。

褚墩静脉小镇成功入围全省第一批特色小镇,主要位于褚墩镇北部,总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我们将以产业、文化、社区、旅游四位一体发展体系,构建“创意研发中心 产业集聚基地 环保科普文化旅游”的静脉小镇,逐步把静脉小镇建设成为鲁南新型绿色产业集群地、中国静脉产业研发智造地和北方环保科普教育旅游地。

褚墩镇秉承“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理念,以“给我一座垃圾山,还你一处后花园”为目标,以中国工程院陈勇院士“城乡矿山”理论为依据,在镇西北3.7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大力发展静脉产业、绿色产业、循环产业,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健康、活力”的静脉小镇,并成功入围山东省第一批特色小镇。2016年,静脉小镇完成工业产值24.9亿元,对镇域经对镇域经济贡献率达到90%。

●《褚墩镇总体规划(2014-2030)》

空间布局结构:规划褚墩镇形成“一轴一带、一城一园、两片七点”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轴”:沿汤郯路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线;

“一带”:镇域南侧沿五河行洪道形成的生态廊道。

“一城”:指镇区,是全镇社会、经济、文化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为整个镇域及北部循环产业园区提供公共服务功能。

“一园”:指北部循环产业园区。

“两片”:东部生态旅游片区、西南部农业发展片区。

“七点”:指镇域范围内七个农村新型社区(其中包括两个保留的特色村)

【领导班子】

褚墩镇党委*

李 泉(2001.05~2004.02)

田福品(2004.02~2006.07)

徐勤彬(2006.07~2008.7)

问友科(2008.07~ )

镇长

李 泉(1998.03~2001.05)

田福品(2001.05~2004.02)

李晓法(2004.02~2006.07)

史继余(2006.07~2008.07)

郭传航(2008.07~2009.07)

许传伟(2009.07~ )

黄山镇党委*

胡友飞(1998.11~2001.05)

颜海廷(2001.05~2003.03)

林文来(2003.03~2006.07)

李晓法(2006.07~)

镇长

胡广东(1998.11~2001.05)

李 伟(2003.03~2006.07)

张可秉(2006.07~2008.07)

王传宝(2008.07~2009.07)

【最后结语】褚墩和黄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褚墩镇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褚墩镇将以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前来观光考察,投资兴业,施展宏图,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小结】小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沂蒙人了解有限,还有不足,不喜勿喷,还望海涵。

基本原创 ,

偶有巧合。

创作不易,

禁止抄袭。

罗庄区黄山镇2030规划,罗庄区黄山镇后面即将开发的村庄(10)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