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丹凤门复原)
近二十年来,中国有一股高楼崇拜——
摩天大楼=现代化
摩天大楼=经济牛逼
摩天大楼=地标
城市发展的思维,被简化成了三个等号。这股妖风始于盲目效仿西方大都市。
19世纪末,西方钢铁工业发展迅速,钢铁质量显著提高,性能日益可靠,解决了制约摩天大楼建设的高度和结构难题。
钢筋混凝土被广泛使用,高楼供水得到解决,电梯安全钳发明,消防设施的完善,种种机缘巧合,让建筑技术突飞猛进,摩天大楼便应运而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出现了建造摩天大楼的高峰,持续了四五十年。
中国改革开放初,眼中的西方正是经过摩天大楼狂潮之后的超级都市图景——局限于纽约、伦敦、东京一些有限的超级都市圈,形成了对西方的刻板印象,仿佛现代化城市,就是:
高楼林立,车多人多,晚上不夜城。
(1980年代纽约一瞥)
当然,对于西方人来说,随着欧美城市化纷纷达到80%以上,城市化走向成熟,他们回头反省,发现了高层城市暴露了一系列问题。
近三四十年,西方对建高楼的热度大大降低,开始追求城市的特色和宜居,而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则重复了欧美的老路,开始了疯狂的“高楼崇拜”。
(南阳张衡路令人眩晕的高容积率高层)
对于南阳一类的三线中国城市,高楼林立,建造超高层,又有着本土化的“特殊需求”。
一是卖地利益最大化。
地产周期一个接一个,土地越来越值钱,容积率越高,就意味着越挣钱。
二是花式标榜“现代化”。
北上广深的在过去四十年里,给中国许多城市做出了“现代化”的样板。
机场、摩天大厦、高铁、立交、轨道交通仿佛成了现代化城市的标配,各地城市遂开始义无反顾,毫不留恋地毁掉了一座座有传承,有脉络的百年老城,在大拆大建之中建成了一座又一座千篇一律的“现代化”都市。
相当一段时间内,上至城市领导者,下至城市居民,都认为摩天大厦,向天空发展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体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楼越高,城市越有钱,发展越好。
三是体现政绩。
这个不多说。尤其是许多一河两岸的城市,对河边高层夜景的迷恋,即使大楼空置,也要开灯体现亮灯率。
(南昌并不算发达,许多高楼空置,但也要打造江边高端夜景,看起来很繁华)
据美国罗格斯大学相关统计,中国小城市热衷建造摩天大楼,地方官平均年龄越年轻,就越热衷于修建摩天大楼,用以增加自己的仕途砝码。
说简单点,摩天大楼让三线城市更有存在感,经济发展更“直观”。
这也是为什么,世界高楼中国占一半,贵州和南宁这些欠发达地带,高楼比肩北上广,南宁150米以上高楼数量排名全球第十,贵阳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