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内三环规划图,长治西外环最新规划图

首页 > 社会-民生 > 作者:YD1662023-04-03 17:13:18

长治市内三环规划图,长治西外环最新规划图(1)

一城四区格局下,正在崛起的上党新区。 李 宁摄

年轮是岁月的痕迹。人的年轮写在脸上,树的年轮藏在树干里,城市的年轮在哪里呢?也许地图的表达最为直观。老城地图、1945年地图、1979年地图、2008年地图、2018年地图、2019年地图……一张张长治的地图影像,从古城到现代都市,长治的地域就像一粒种子,在时光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从迎来新中国第一缕曙光,到在全国率先实行市县体制改革,再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长治市的城市变化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改革开放,成为一幅鲜活的图画、一部浓缩的历史。历经70多年的变迁,一圈圈城市年轮走过的不仅只是时间,也是一座城市在漫长岁月里的成长。这种发展变革能最直观地反映在城市建设的面貌中,无论新旧,她的组织细胞都包含着街道、楼宇等诸多生存元素,但因时空差异,色彩彰显便有所不同。小巷长街,矮墙高楼,不仅仅是持续增长的GDP数据,还有城市为历史留下的隽永痕迹。这种痕迹,是长治在70年的建设历程中有意或无意的表露,也是长治市向世人呈现出新的格局、新的形象——

长治市区地图一 曾经像把手枪

说不清算幸运还是缘分,长治城回到人民怀抱的过程就是在上党战役胜利的号角中进行的,史学界公认的是以1945年10月8日临时军政委员会进城为标志。当天晚上,在2万多长治群众的夹道欢迎声中,晋冀鲁豫军区太行、太岳、冀南部队开进长治城,接管了这座山西五大城市之一,上党19县首府,晋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自此,这个拥有3万人口的城市成为抗战刚刚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军事力量解放的城市之一。

刚解放后的长治旧城像把手枪。这不是记者的杜撰,从地图上看,1949年到1979年的长治市区,极像手枪,而且是把驳壳枪,枪托、枪管、包括击锤、节套,众妙必备。东至安国巷、西至营口街、北至蔡家巷、南至西营街,这就是长治解放初期的主城区范围,古城墙建筑20米高、10米宽,周长10公里。

如果数字和四至表述过于枯燥的话。一个真实的事例是:东营街到城隍庙不过数百米,却是城里城外的区别。50年前,关二女从东营街嫁到城隍庙附近,因此,从城外人变成了城里人。如今,她家庙道巷的房子早已拆迁,换成了眼前古色古香的城隍庙广场,而她曾经那么熟悉的北关和卫上早就融成了一体。

当时长治虽然体量小,但7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站在全新的视角,更深入地审视那座城市,以及它当年发生的历史,就会发现,这是我党解放的第一座城市不仅对解放全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解放了的长治以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新中国的创建作出巨大的贡献。

解放全国的一半炮弹来自长治,我党后续接管城市基本都参照了长治样本,新中国的多项事业从这里起步: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冀南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新中国金融事业从这里起步;一批中央媒体刊物在这里诞生,新中国新闻事业从这里起步;一批高等学校在这里兴办,新中国教育事业从这里起步;文艺队伍在这里大会师,新中国文艺事业从这里起步。

后来的长治城大了些,东跨过了鞋帽厂,西不再以人民公园为界,南护城河依旧平静地流淌,但已成为城市内河,向北“突破”最明显的是新建了八一广场,还是有人会感慨:长治很小。“市区建成区面积小、可活动区域少,道路交通条件也落后。”

“一条马路两行灯、三个警察管全城”,说法有些戏谑,可当年的实际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主要干道是以英雄街、十字街为主体辐射修成的砖块路、石子路,路面狭窄,基本为混合车道,坑洼不平,而小街小巷更是以土路为主。也没什么像样的建筑,满街是些低矮破旧的民房、铺面。

从1978年开始,长治市加大了城市道路的改造和新建力度。到1998年,市区初步形成通畅便捷的“九纵九横”道路格局,总长度达到174.75公里,面积约245.18万平方米。此后的十余年间,先后改造拓宽和新建了东大街、英雄路、长兴路等20多条道路,使市区85%的主干道旧貌换新颜,充满生机的新长治初现雏形。

广度延伸的同时高度也在增长,老地委院的苏式蛋糕楼、国税大厦、金德利大厦、多普勒气象观光塔……第一高度就像在永无终点的田径场上延续交接的接力棒。宽与高延续着岁月沧桑与生生不息的活力,一圈圈延伸,一层层加高,这里有市井熙攘、有政通人和、有安居乐业、有民生幸福,一同见证着脚下城市的形成、起步、发展、扩展,就像树木横截面上环环增生的生命密码。

长治市区地图二 后来像支军号

岁月风云吞吐万象,时光之河转瞬而过。长治城地图在“成长”变化的同时,城市区划也在调整变化。

从1945年10月中旬,长治市(县级)建立,隶太行四专区。1946年6月,长治市升格为地级市,直隶太行区。1950年3月,长治市改为长治工矿区(县级)。1952年3月,工矿区复为长治市,并恢复为地级市,由长治专区代管。1953年7月1日,长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辖。1958年,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代管长治市。

此后直到1971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1975年,长治市复由山西省直辖,设城、郊两区。1983年9月,长治市辖城、郊两区和长治、潞城2县。1985年5月,晋东南地区撤消,晋东南地区所辖平顺、壶关、黎城、屯留、长子、武乡、沁源、襄垣、沁县,划归长治市领属,长治市辖2区11县(市)。

彼时的长治城,因门类齐全的工业而享誉全国。在烽火中孕育的以“南三厂”为代表的军工企业,我党创建的第一个钢铁企业长钢,红色传承中,造纸厂、机械厂、潞酒厂、拖拉机厂、棉织厂、衡器厂、棉纺厂、眼镜厂……一批骨干企业相继建成,“海鸥”冲天,“海棠”绽放,“环球”高歌,“蝶花”烂漫,400多家工业企业云集一处,构成了这段历史和辉煌。

回到城市本身,工业血脉滋润下的市井生活到处充满着幸福与满足。几十年里,无论长治这座大城,还是以它为中心周围10余个小城的各类调整,各种划分,历史总在选择最为切合方案与方式。为了生活,人们来到城市,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这个人类最早的群落形式,也总归饱含着人对美好的向往。

长街高楼下,最反映民生的就是“居”,从“排房”到“单元楼”,再到“电梯公寓”,后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长治市住房建设不断改善,住房形态不断升级换代,住房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居民住房实现了由住房紧缺到“居者有其屋”再到“住有所居、住有所乐”,人居条件、人居环境都发生了与时代同步、和城市相适的深刻变化。

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扩容与提质并重、新建与改造并进,弥补历史欠账,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新建改造市政道路“三环八纵十二横”路网基本成型,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加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面貌巨变带来的惬意生活,让市民感受到方便与美好。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治以新型城镇化理念为指导,使长治跳出了老城区的框架,站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审视这座古城的发展。

建设日新月异,岁月一去不返,城市在飞速的发展中遵循着“创新”,也恪守着“旧貌”,如果足够耐心,你会发现隐藏着丰富的历史遗存:上党门、城隍庙、六府塔遗址、古城墙残垣……这些城市的遗迹是那么的静谧,闲适的气质与比邻的高楼并不违和,甚至相得益彰。不经意的古建里饱经风霜的古树守望着风雨春秋,转瞬拥挤的繁华又把人拉回现实,幽幽小巷与喧嚣热闹又保持着距离,又呼应着市井民生。

此时地图上的长治市区南宽北窄,有人说像支“军号”。

长治市区地图三 现在像只雄鹰

地图上,现在的长治市区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鹰。

去年11月长治行政区划调整后,长治市辖区面积扩充为2631.3平方公里,是原来的近8倍,居山西省第二;常住人口167.1万人,是原来的2倍多,居山西省第三。新设立的潞州区、上党区、潞城区、屯留区都具有典型的长治特色、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印记。

撤销长治市城区、郊区,合并设立长治市潞州区;撤销长治县,设立长治市上党区;撤销潞城市,设立长治市潞城区;撤销屯留县,设立长治市屯留区。现在的长治城似乎终于有了大城市雏形。

按照“长治要在区划调整到位的基础上,提升规划水平,优化开发空间,加快市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长治市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标定位,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畅通内通外联大通道,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紧跟着前进的时代节拍,谋划着自己的崭新未来。

今年以来,长治启动主城区与上党、潞城、屯留3区的连接线城市道路标准化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安阳互通立交桥;实施长北干线扩宽改造项目道路;新建12条城市道路;新建15处街头游园,加快长丰片区、天晚集片区棚户区改造;建成主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餐厨垃圾处置项目等,城市发展的如火如荼。

作为晋冀豫边界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治目前已开通到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成都、沈阳等全国10多个城市的航线,特别是到太原、阳泉、临汾、邯郸、安阳、焦作等周边城市高速公路的开通和高铁建设,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区域中心性地位空前提高。

新的区划,无疑更加符合上位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既为市县城市一体化发展预留了空间,形成较好的调整基础,也符合紧邻中心城区建区的各项标准,较好地促进了中心城区提质扩容,优化生产力布局。市区的扩容,让长治市新型城铺化步伐大大加快,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得到最大释放,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更加有力地统筹推进着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而城市里,曾经高耸的烟囱、水塔,密布的管道,破旧的厂房,生锈的机床,褪色的标语,正在成为这座崛起城市的新生事物。衡器厂、锻压厂等废旧厂房里,锈迹斑斑的“工业记忆”,正被加入现代艺术的元素以及创意产业的灵感而获得新生,全新的“梦工厂”正在孵化酝酿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开发区、高新区、城市新区、卫星城……一城四区八县的格局下,长治城市的脉络更加清晰,现代时尚、绿色健康、多元包容,各个“功能圈”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塑造着一个城市更新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品质。 (来源:山西日报 李家鸣)

(责任编辑:张文卫)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