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全媒体 见习记者 赵奕铭
3月30日上午,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30余名学生来到南充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开启了一场科普之旅,探寻垃圾分类的神奇。
“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代表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孩子们参观了阅读区及环保手工制品展示区,体验了垃圾分类体感互动游戏。孩子们隔空抓住“垃圾”,放入相应垃圾桶中,玩得不亦乐乎。
在孩子们最喜欢的手工制作环节,在西南石油大学志愿者的帮助下,孩子们利用废旧矿泉水瓶、超轻黏土制作出一件件精巧可爱的笔筒。“这些笔筒可以带回学校装文具,很有意义!”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做一名环保小卫士,勤于动手将废弃纸盒、易拉罐改装成玩具和收纳盒。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得到了南充市垃圾分类促进中心颁发的垃圾分类勋章。“今天我很开心,不但亲手制作了笔筒,还得到了一枚勋章。”冯丽蓁小朋友说,在展示区看到很多哥哥姐姐制作的环保手工制品非常精美,自己也会多学习制作手工,成为变废为宝的手工达人。
“我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达2000多吨,逐步提升全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非常有必要。”南充市垃圾分类促进中心主任王元顺介绍,该中心会持续开展类似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结合科普馆的实际开发更多、更有趣的环保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