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抓野生甲鱼最佳方法,钓野生甲鱼的最佳方法

首页 > 生产制造 > 作者:YD1662022-12-17 06:44:13

我老家在黄梅县濯港镇,虽然口音同黄梅上乡(大别山下,山多),地理特征却更接近下乡(近长江,水多),勉强可算水乡。水是流动的,我印象中,水乡的孩子比山区孩子幸福,物质上更丰富一些,特别是吃的。

老家村名莲花岸,带点水色。四周全是平展的农田,大小池塘、小河小沟丰富,离太白湖也很近。捉鱼捞虾、摸泥鳅掏黄鳝,是我们童年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大人们改善生活的常用手段。

记忆中,人们有N种方式获得水产。这些方式,无不与当地地理特征、人们的生活方式、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从最简单的说起——

之一:捡泥鳅(黄梅叫墨鳅)。在农业生产还以牛力为主的年代,每年秋冬季节,收割后的农田空置晒干后,农民会用牛拉犁把整个田土都翻一遍,晒一晒、也松松土,不让板结,来年好耕种。犁的田是之前种水稻的,水稻收割后,水早已放干了。曾经生活在水田中的泥鳅、黄鳝、青蛙们,都会钻进潮湿的土里冬眠。犁田时,牛拉着犁刀所过之处,田土翻起如浪,不时就有泥鳅黄鳝青蛙的家被翻起。青蛙大家一般都不去管它,泥鳅和黄鳝那就跑不掉了。有时只是翻出洞口,大人小孩会千方百计深掏,把缩在洞里的泥鳅黄鳝们抓住。这是最容易的水产捕获方式,连水都没有。一般情况下是大人犁田,小孩跟后面捡,有时没有小孩在家,大人们自己也会带个桶或篓,翻出泥鳅时停下捡起。犁一次田,收获不会太多,但家里桌上多一碗菜,总还是可以的。

空手抓野生甲鱼最佳方法,钓野生甲鱼的最佳方法(1)

这种田好捡,旱田水田中捡不到。

之二:斛鱼,也叫斛墨鳅,因为收获当中以泥鳅为主吧。斛,在此作动词理解,把水往外舀的意思。斛鱼是我们小时候非常喜欢做的事。我们村周边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水沟,选择常年有水、沟边有些水草的水沟,水量不多时,几个孩子一起,凭感觉选十来米长一段水沟,两边用泥巴筑坝一堵,拿个盆或桶把水沟中的水斛干,只剩下淤泥时,先把泥上乱蹿的泥鳅小鱼小虾之类捡起来,再一点点翻淤泥,泥中大都会有泥鳅躲着,沟边水草茂密的地方,常常会藏着黄鳝,也有蛇,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抓到大点的鲫鱼之类。大人们有时也会斛鱼,他们会选择更大一点的沟,手笔更大一些。小时候,有人斛鱼,围观的总比沟里的人多。我小时也常蓬着头赤着脚拿个破盆跟哥哥弟弟们一起斛鱼,直到上师范时,暑假回家还斛过。有一年暑假正站在泥巴沟中奋力斛着,让来看父亲的几个师兄师姐看到,大大取笑了一回。

之三:装拢(笼)。黄梅人说的拢,是一种状若橄榄的竹编笼子,一头只能进不能出,另一头有竹盖可揭开。大雨过后,田畈河沟水量充沛,到处水流哗哗的,鱼们就开始随水流乱蹿。找一个水流较急、最好有小小落差的沟口,把笼子安放好,只进不出的笼口对着水流过来的方向,笼周边用泥和草堵上,既固定笼子,也让随水流动的鱼别无他路可走,只能进笼子。装拢一般会在傍晚,第二天一早去取出来,大都会有所收获,且基本全是鱼。我曾经亲眼看到一笼收获大半笼鱼!倒出来一小桶,看着几欢喜。

空手抓野生甲鱼最佳方法,钓野生甲鱼的最佳方法(2)

装拢(我们那的笼没这么大)

之四:管(赶)鱼。赶,在黄梅方言中念着管。赶鱼要在比较开阔、不是太深的水域,用来赶鱼的是一套工具,赶网和赶。赶网是用几根竹子和细网做成的,赶就是竹子曲成的三角形。人站在水中,左手提赶网按进水中,右手持赶把水中可能有的鱼往网这边赶,赶到了往上一提,网中可能就有鱼虾之类。赶鱼的人一般腰上会别一个鱼篓,捉到鱼随手往篓里一放。我小时也赶过,瞎赶,一条也没赶到,个子小,施展不开。赶网更大一些,就是搬罾(bān zēng)了,我在其他地方看到过有人搬罾,我们村还没见过,感觉搬罾要求水域更大一些。我们那儿倒是有个亲子游戏叫做搬罾,大人让一两岁的小孩骑坐在自己伸直的小腿上,抓住孩子的手,小腿努力抬起,一边把孩子拉向自己,一边说着”搬罾搬罾,搬个胖头起来了;搬罾搬罾,搬个鲤鱼起来了“,一次次重复,搬上来各种鱼,逗孩子开心。这个动作,跟搬罾捕鱼动作非常类似。

空手抓野生甲鱼最佳方法,钓野生甲鱼的最佳方法(3)

赶鱼就是用这套工具

之五:照黄鳝。曾经的乡村,照黄鳝非常盛行。夏天晚上,黑漆漆的田野中,一个火把在移动,那肯定是有人在照黄鳝。照黄鳝也是很好玩的。夏天插秧后的那段时间,提前准备好浸了柴油的破布团,绑在棍子上头,一般也会带手电筒,最好穿上靴子,防蛇。到了晚上,就可以去照黄鳝了。田里秧刚插下去不久,一颗颗的排列整齐,水不深,非常清澈。晚上,黄鳝会盘在秧下面睡觉,火把照到也轻易不会动。照黄鳝的人顺着田埂一路照,看到有黄鳝了,电筒一照,眼疾手快地一把钳住,放进篓里。运气好的时候,一晚上可以照上十斤黄鳝,有人把这当副业。那时候种田用农药化肥少,黄鳝泥鳅之类非常多。我小时候跟我细叔去照过黄鳝,窄窄的田埂上深一脚浅一脚,亲眼看到黄鳝在电筒光下的懵样,那次没有照到几条黄鳝,倒是看到一条有毒的蛇。照黄鳝最好的时机就那么一段时间,等秧苗长起来,水田里就不容易看见黄鳝了。

之六:阵鱼。这个阵,在黄梅话里,是沉的意思。阵鱼非常简单,用个竹篮之类的器具,里面放点剩饭当饵,加块石头沉到池塘边浅水处,过一会儿提起来,就会有小鱼小虾。这个我做得最多。上小学时,家里夏天的衣服基本已经全是由我来洗。早晨去洗衣服时,常常会带个竹篼或洗菜用的筲箕,里面放一点饭,找一个洗衣服的水跳,把竹篼沉到水中,过一会儿提起来一下。运气好的时候,会阵到叉鱼(小刁子鱼),一般只能阵到一些小鱼小虾,还有石头缝里很多的那种胖头胖脑黑灰色的鱼,我们那好像叫妥巴郎,红安叫麻古龙,唉,鱼生也不易啊,长得丑连名字也无厘头。池塘边游来游去的小刁子鱼特别敏捷,常在你脚边眼前成群结队地游,可你真要捉,它们马上就逃开了。不像妥巴郎,傻乎乎趴在石头缝边,动作轻点,徒手可以逮到。阵鱼会有所获,很少,阵的乐趣大于鱼获。衣服洗完,如果运气好阵到的鱼虾够做一碗菜,就带回去辣椒炒了,太少不够塞牙缝的就会放回塘里。有时在我看来似乎可以做个菜,喜滋滋拿回去我妈妈看了会笑:碗底都冇盖住。

之七:摸螺蛳。螺蛳蚌壳也是水产,在我家乡还特别丰富,只是人们很少弄来吃。螺蛳有两种,一种是大个饱满、壳偏薄的田螺,另一种是个小壳厚的铁螺。田螺顾名思义,主要生活在田里,这个我们家孩子捡过太多,我母亲双目快失明时,有人给偏方,说是吃田螺肉能治,我们家小孩捡了很多田螺给母亲吃,结果当然是没用。铁螺大都生活在池塘边的石头上,一长一片,壳上还常有青苔,这两种螺身上能吃的,都是盖子上连着的那一小坨螺肉。捡一堆,才能得到一点螺肉,用辣椒炒来吃,也有用腌菜炒的,味道还不错。螺蛳捡来,更多的是砸了喂家里的鸭或豚。蚌壳也有两种,一种是个头稍小点、壳黄亮、鼓鼓的蚌壳,另一种是个头大扁扁的养珍珠那种黑蚌壳。前一种更多,池塘边的水草下,伸手下去慢慢摸,不时就能抓到一个。蚌壳身上有肉可吃,但我印象中从来没弄来吃过,家里大人也会摸蚌壳,一大桶用刀剖了把里面的肉全刮到盆里,但似乎是喂猪的,我完全没有吃蚌壳肉的印象,以我这关于吃的记性,没印象应该就是没吃过。螺蛳蚌壳还有其他小贝壳类水族,捉起来是非常有意思的,更在吃上。螺蛳蚌壳大都生活在水质非常好的水中,它们移动时,会在水底淤泥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水清的时候,水底螺蚌们走过的痕迹清晰可见。顺着这些足迹,在某一端手往泥里一挖,就能逮到一个,那种感觉特别爽。我上小学时,要路经一个小野塘,水非常清澈,几乎可以看到池塘中央的塘底,水草在水底长成风景,特别美。那个池塘底的淤泥上,能清晰地看到弯弯曲曲的螺蚌路,有些通向岸边。我上学放学路上,时常会认准一个线,趴在塘边摸蚌壳,常常是一摸一个准。摸到也不会带回家,心满意足地随手又扔回塘中间。就为玩那个味。

空手抓野生甲鱼最佳方法,钓野生甲鱼的最佳方法(4)

之八:钓鱼。这个已经成了一项专门的运动,电视上甚至有专门的频道。我对大人钓鱼没什么印象,以小孩为主。一根竹竿一根钱加一枚钩几条蚯蚓就可以,村里池塘边,常常会或站或坐着几个钓鱼的男孩子。钓鱼这种事讲天赋,我二叔家的堂弟,钓鱼就非常有天赋。他小的时候,拿根筷子当钓竿,家里缝衣服的普通棉线做钓线,也能钓上鱼来。钓鱼不怎么安全,鱼钩随着鱼竿甩来甩去,几危险!我们村曾发生过一件事,有个孩子钓鱼时一甩,鱼钩钩到后面一个男孩的眼皮上,现在看到他眼皮上的疤还在。也有有趣的,我嫂子的妈妈喜欢钓鱼,有次钓鱼时一甩竿,竟然把天上飞过的一只鸟给钩下来了!这概率,可上吉尼斯了。

之九:打鱼。打鱼有两种,一种是到太白湖撒网捕鱼,那网很大,边上带有很大的钩。我父亲很会打鱼,吃鱼也是一绝。小时候多次听父亲讲他在太白湖打鱼和吃鱼的事,就在船上现捕现*现煮,除了盐啥料也不用,味道极鲜美。

另一种打鱼是过年前,村里干塘打鱼。抽干池塘里的水,把鱼打上来,那是全村的一场盛事,很多在外工作的人,那一天也会想办法赶回来参与盛事。池塘水快抽干时,鱼们藏不住了,水面跟开了锅似的,鱼乱跳,那一派欢乐景象,着实喜兴!水基本抽干后,男人们穿上皮裤到塘中捉鱼,一筐筐往上抬,全堆在井边,白花花的丰收景象啊!我们村池塘底有几个大水凼,有的深有的浅,有的里面还藏有侧洞。不同位置汇集不同的鱼,有的水凼里草鱼多,有的胖头鱼多,那个侧洞里,鲫鱼最多,一次可从里面掏出几大桶来。鱼全部打上来后,会按照不同品种分成N堆,每家分一堆,一般每堆里都有草鱼、鲤鱼、胖头鱼,以鲢鱼最多,鲫鱼、小刁子鱼这些,论斤称。我小时候,每年打鱼都能分不少鱼,腌鱼挂一面墙,有时能吃到第二年插秧时。腌鱼切成小块放饭上面一蒸,几香!池塘里的鱼集体打完了就会让私人捡漏,这个时候就是全村大人小孩的狂欢。各种工具都用上,池塘里泥巴里都是人,拿着各种工具泥巴里捅找,一般捡到的都是些小鱼,偶尔也有捡漏大鱼的,极少。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有一年在那个大家都以为已经掏空的鲫鱼洞,有人经过时听到里面有拍打的响声,便拿长竿往里掏,结果竟让他又掏出一桶鲫鱼来!捡了个大漏。那个鲫鱼洞大家称之为鱼庐 ,人不能进去,我估计里面的结构比较复杂,总有鱼藏身的地方。

还有一种只有极少数人会的捉鱼技能,就是捉团鱼。甲鱼在我们那叫团鱼。人站在水里,通过上肢的拍夹律动,在水面形成波浪或者声音,附近的团鱼受到影响,就会冒泡。我看到过多次有人在水中这样弄,然后说哪儿哪儿有团鱼,但我一次也没看到他们捉上来。好像这个技能也只是定个位,后面还得有其他方法捕捉团鱼。

捉来泥鳅黄鳝小鱼小虾,都是自家餐桌上添一碗菜,很少有卖的,一般也不值得一卖。最好的烹饪方法,就是加上自家菜园摘的辣椒一通爆炒,味道鲜美,无须其他添加。

——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家里穷是穷点,在吃上并没有怎么受苦。只要政策不出妖蛾子,人勤快点,在黄梅这个鱼米之乡,扒食还是没问题的。就是鱼们无处可逃,终究是人间一碗菜啊!

抖说黄梅:

抖说黄梅1:抖说

抖说黄梅2:抖个把戏

抖说黄梅3:一边走,一边消

抖说黄梅4:伢落斯

抖说黄梅5:变瓜,以及我的绰号们

抖说黄梅6:接新嫂呐

抖说黄梅7:砖是从田里切出来的

抖说黄梅8:腐儿豆食说咸菜

抖说黄梅9:黄梅乡村传统年味

抖说黄梅10:曾经的年夜饭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