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无根能发芽吗,茶花生根后几天发芽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2-11-24 14:49:40

第一章 概述

一、天麻的种类与分布

天麻属(Gastrodia)植物为兰科多年生腐生草本。天麻种类很多,全世界有20余种。

我国有5种。即天麻(G.elata)、原天麻(G. sndusta)、细天麻(G. gracilis)、南天麻(G.lavanica)、疣天麻(G.tuberculata)。其中细天麻、南天麻仅见于台湾。疣天麻仅见于云南省中部地区,系野生种。

天麻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陕西、河南、安徽、河北、山东、吉林等省(直辖市),以长江两岸山区最多,云南属于中国六大产区之一,云南又主要集中在昭通市。

天麻古代尚有"离母"、'鬼督邮"、"神草"、"阎狗"、"合离草"、"独摇芝"、"赤箭脂"、"定风草"、"白龙皮"、"赤箭根"、"龙皮"、"独摇"、"赤箭芝"、"明天麻"等名称。尚记载有"木浦"、"定风草"、"水洋芋"、"山土豆"、"冬彭"等各地的俗称。在云南昭通市称"天麻",亦有人称"水洋芋"。苗族语称"稿朗锐"(音释),意思是具有马尿气味味的"苕儿"。现代有关天麻的著作均以"天麻"作为本品正名,以"赤箭"作为本品异名

二、天麻性味功能

天麻以治疗眩晕头痛、惊厥抽搐、四肢麻木、风湿、体痛、语言不遂、血脉不通、痰痛气阻等症见长,故有"三抗"、"三镇"、"一补"之说。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等作用。此外天麻多糖还具有促进机体DNA、蛋白质合成、抗衰老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东汉《神农本草经》云:味辛,温。主*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云: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诸风掉眩,皆属风木,故天麻入阙阴之经而治诸病。罗天益云: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今有久服之遍身发出红丹者,是其祛风之验也。天麻是我国名贵最常用中药,也是云南著名地道药材,历版《中国药典》均予收载。

三、昭通天麻的历史

《彝良县志》记载:"清乾隆五十年(1785)四川宜宾知府派人来(彝良)小草坝采购天麻给皇帝祝寿。

清末杨履乾等编撰的《昭通志稿》卷九,在药之属就记载;"天麻,形如黄瓜,味辛麻,治风痹"。

曾育麟1956年报道:"云南昭通专区一带天麻多生于高山密林中,以镇雄县产量最高,小草坝所产质量最好"。

郑虎占等主编的《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记载:"传统认为天麻主产我国西南诸省,东北、华北也有分部,以云南昭通产者最为著名"。

马成广主编的《中国土特产大全》记载:"云南是我国天麻主产地之一,集中产于昭通地区的镇雄、彝良、威信、大关、盐津、绥江、永善等县,以彝良、镇雄为最多。此外,怒江、丽江、中甸等地也有出产。云南天麻个大,肥厚、饱满、色黄白,明亮,呈半透明状,质坚实,无空心,品质优良,称为云天麻,畅销国内外"。

周铉等《天麻形态学》记载:"惟就今所知,在我国西南山区,由于自然条件优越,野生天麻繁多,历史上就形成若干个商品天麻的产区。其中以云南省东北部(即昭通市)所产乌天麻……具花芽的球茎含水量特别低,加工成的商品麻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胡世林《中国地道药材》记载:"天麻主产于我国西南诸省,东北、华北亦有分布,云南昭通产者最为驰名"。

余嘉华《云南风物志》记载:"云南是我国天麻的主要生产地之一。怒江州、迪庆州、丽江地区均产,以昭通地区最多,彝良、镇雄是中外闻名的天麻产地,所产天麻个大、肥厚、色黄白、呈半透明状,质坚实,是云南天麻的代表"。

从上述资料足以说明昭通天麻应用历史悠久,贡麻之称有来由。

自60年代开展人工种植天麻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天麻资源的开发利用。2002年5月昭通市委、市政府把天麻列为全市"八大优势农产业"之一。2005年6月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原产地域产品 昭通天麻》国家标准。2007年8月21日,昭通天麻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核准。2008年10月,昭通天麻证明商标标识正式投入使用,产品供不应求。2012年4月成立了昭通市天麻特产局和昭通市天麻研究院。所有这些都为昭通天麻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发展壮大天麻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四、昭通天麻植物形态

据周铉教授在昭通天麻产区十多年的调查,证实昭通野生天麻原植物为兰科天麻属植物乌天麻、黄天麻、绿天麻。三者在花和花茎的颜色上均有明显差异,即使栽培在一起,也很容易区分。

乌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glauca S.chow) 花及花茎灰乌色,植株较大,最高可达2m,成体球茎含水量在60%~70%;块茎多呈宽卵形、卵形、椭圆形;

绿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viridis Mak) 花及花茎淡蓝绿色,植株较小,一般在1m左右,成体球茎含水量在60%~70%;块茎多呈宽卵形、卵形、椭圆形;

黄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flavida S.chow) 花及花茎淡黄绿色,植株较大,最高可达2m,成体球茎含水量在60%~70%;块茎多呈宽卵形、卵形、椭圆形;

茶花无根能发芽吗,茶花生根后几天发芽(1)

以上三种天麻叶为退化的膜质鳞片,基部呈鞘状包茎。总状花序长30~40cm,通常开花30~60朵,每朵花的基部有一膜质苞片,花黄绿色,花梗长2~3mm;萼片与花瓣合生成歪斜的花筒,顶端5枚裂片,外轮萼片3枚,内轮两枚花瓣裂片着生于中萼及侧萼之间,在花筒基部长出的花瓣为唇瓣,顶端3裂,中裂片舌状,边缘呈流苏状,侧裂片直立,褶片状,基部有一对肾形的胼胝体。蕊柱由雌蕊和雄蕊合生而成,花药着生于蕊柱顶端,花药二室,花粉块黄色,在蕊柱顶端前方有一圆形的蕊喙,有两个能育柱头,侧生于唇瓣及蕊柱基部。子房下位,倒卵形。蒴果倒卵状椭圆形,成熟时由缝线处开裂。种子呈纺锤形,平均长0.97mm,直径0.15mm。种子由胚及种皮构成,无胚乳。

第二章 生物学特性与适宜区分析

一、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发育特性

天麻是兰科植物中比较特殊的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只有块茎、地上茎、花和果实。即天麻既不能以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等养料,又无绿叶制造葡萄糖养料,必须通过共生的蜜环菌提供养分才能生长。正由于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其块茎常年潜居于土中,是典型的异养植物,故天麻与蜜环菌之间存在着极为特殊的关系,天麻生长的基本营养来源于蜜环菌,没有蜜环菌天麻不能生长。并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天麻对蜜环菌的寄生;在另一时期内,则表现为蜜环菌对天麻的寄生。在生产中,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控制这种关系,方可获得高产。天麻多生于中高山区,海拔800~2200m的林下阴湿地带,尤多生长在海拔1400~1700m高山冷凉潮湿环境。在低山区由于夏季气温高,对天麻和蜜环菌等的生长均不利,而太高山地因气温过低也不适宜。天麻虽能在高海拔的地方生长,但局部地形的坡度一般不宜很陡,以缓坡为宜。同时,其坡向还需向阳,以满足天麻生长对热量的需要。另外,研究发现紫萁小菇等萌发菌与天麻的有性繁殖有关,证明萌发菌能提供营养,可供天麻种子发芽。

天麻是与真菌共生为主要营养来源。天麻种子必须由小菇属(Mycena)一类真菌菌丝侵染种胚获得营养而萌发,故称这类真菌为天麻种子萌发菌。天麻种子发芽后,当蜜环菌侵入原球茎分化出的营养繁殖茎后,萌发菌和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可同时存在于营养繁殖茎的不同细胞中,对天麻的营养作用逐渐被蜜环菌代替,直至生长成初生块茎(米麻、白头麻)和次生块茎(箭麻)。其次,由天麻表皮的渗透作用,可从土壤中摄取氮、磷、钾等营养物质。

茶花无根能发芽吗,茶花生根后几天发芽(2)

自然条件下昭通天麻生长发育观察:花茎于5月上旬~6月上旬生长出土,6月上旬~6月下旬开花,7月上旬~7月下旬种子成熟。

天麻块茎于4月中旬萌发生长,并形成营养繁殖茎,具有同化蜜环菌,输送养分和繁殖功能。5月份其顶芽和侧芽开始膨大,6~9月高温季节生长加快,10月随气温降低,生长缓慢,11月上、中旬停止生长进行休眠。块茎生长具有多级分枝和顶端优势特性。

天麻有性繁殖:7、8月份种子成熟播种,30天后,可观察到长0.8mm,直径0.49mm的原生块茎,亦称原球茎。播种后30~40天长出营养茎。营繁茎顶芽和侧芽的前端迅速膨大生长成初生块茎。11月上、中旬随气温降低休眠。次年,初生块茎越冬后于4月份萌芽生长,当年可生长成具花茎芽(混合芽),个体大,营养丰富的次生块茎和个体较小的初生块茎。由种子播种至生长成次生块茎历时一年半。次生块茎可加工入药和越冬后做有性繁殖的种麻,初生块茎越冬休眠后做无性繁殖的种麻,可春种冬收。第三年,由次生块茎的花茎芽,于4月份萌芽生长成花茎,并由块茎贮存的养分供给开花结果。至此,历时两年半,完成天麻由种子到种子的个体生长发育。

(二)生态环境要求

天麻与蜜环菌共生,营养方式等不同于一般植物,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

(1)温度:一般年平均温度3~11.6℃,生育期温度在15~27℃。气温升至6℃以上时蜜环菌开始生长,升到12~15℃以上时天麻开始萌动生长或抽茎出土。气温达16~20℃时现蕾,19℃时开花结实,19~22℃时种子成熟。18~26℃时蜜环菌和天麻块茎生长最快,低于12℃或高于30℃,蜜环菌生长受到抑制,天麻生长缓慢。温度降到10℃以下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并与湿度关系蜜切,一般年降雨量在1000mm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80%。

(2)光照:天麻是一种根、叶均退化的兰科植物;完全失去了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理机能。它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与萌发菌和蜜环菌共生而获得的,因此,它的块茎生长不需要光照。光照只能起到为它提供热量的作用。故有的地方天麻在无光照的室内进行栽培。

(3)土壤:天麻多生长在林下腐殖质层中,土壤以疏松肥沃、保温保湿、通气排水、理化性质好的土壤有利于蜜环菌和天麻的生长。天麻一般生长在微酸性的土壤中,土壤的pH值宜5.5~6.5左右。

(4)植被:植被是天麻赖以正常生长发育的极为重要的环境条件。在昭通天麻产区的植被主要有青冈、桦木、栗树、水冬瓜、竹子等;草本则多为禾本科、莎草科植物,以及苔藓、蕨类等。天麻多生长在山区的杂木林区及针阔叶混交林区,森林覆盖度在70%左右。也分布于森林损坏后所形成的竹林、疏林与灌丛中。同生植物主要有青冈、桦木、野樱桃、牛奶子、五倍子及苔藓植物等。

综上可见,天麻主生长于林下阴湿、腐植质较厚、蜜环菌丰富的地方,喜凉爽湿润气候,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及肥沃并微酸性的砂质壤土或腐植质土为佳。昭通天麻主要生长在海拔1400~2800m处,树林主要植物有青杠、野樱桃、桦树、牛奶子、盐肤木、马桑、栎、蕨类、苔藓等。这些植物为天麻蜜环菌生长创造了荫凉、湿润的良好环境,提供了丰富营养环境。气温在10~15℃时,天麻则开始萌动,20~25℃时生长最快,高于30℃时生长缓慢,10℃以下则进入休眠期。当湿度在75%~80%以上,土壤含水量保持在40%左右及年均降水量1000mm以上时则适宜天麻生长;湿度过大或积水或过分干燥的地方,均不利天麻生长甚至可能自灭。

(三)生活史

天麻在约2年的生活周期中,除有性繁殖时间约70天在地面外,其余全部时间都潜居土中。天麻从种子成熟到播种,再回复到种子,便为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即从种子→原球茎→米麻→白头麻→箭麻(商品麻)→种子的生长发育全过程,为天麻生长发育周期;这个周期最快需要2年,慢则3年或4年,才能完成其全部生活史。如果天麻种子播于菌床里,第一年发芽破出种皮或第一次换头,形成小白头麻或白头麻;次年第二次换头,形成大白头麻或箭麻;第三年,箭麻抽薹开花结籽,白头麻繁殖长出大量的商品箭麻,再用箭麻培育出天麻种子。从上述天麻生活史可见:天麻种子与萌发菌共生萌发,再与蜜环菌共生,生长发育成天麻;天麻块茎上可生长出许多小的白头麻,白头麻上长出新的白头麻,或生长出箭麻,即可得商品麻,箭麻生长抽苔开花结果后便形成种子。

二、昭通天麻原产地

昭通天麻产于我省昭通市,以彝良县小草坝为中心的40平方公里内产的最佳,昭通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形为典型的高原山地地貌构成,因受江河切割,地势陡峻,山高谷深,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向北倾斜。最高海拔4040米,最低海拔267米。乌蒙山脉和五莲峰山脉横踞其中,成为昭通市中部的一道屏障,把全市分为两部分。全市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具有南温带、中温带和北温带的气候类型。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不明显,雨热同季,冷凉寡照。因受西南暖湿气流及北方西伯利亚冷空气交汇的影响,形成具有独特气候特征的"昆明准静止锋"。由于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冷暖气流常滞留于屏障之北,造成东北部经常阴雨绵绵,雾气沉沉,冷湿寡照,为天麻生长提供了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第三章 天麻两菌及种子

一、萌发菌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

天麻种子萌发菌属小菇属的4种真菌是紫萁小菇(Mycena osmundicola)、兰小菇(M orchicola)、石斛小菇(M dendrobii)、开唇兰小菇(M anoectochila)。紫萁小菇用于天麻生产较早,石斛小菇伴播天麻种子发芽率最高。

(一)形态特征

1. 紫萁小菇

菌丝半透明,镜下观察无色透明,有分隔。子实体散生或丛生。菌盖发育前期呈半球形,后平展,灰褐色。菌褶白色,离生,放射状排列。菌柄长0.3~3.10cm,粗0.6cm。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

2. 石斛小菇

菌丝白色,担子果高5~22mm,单生。菌盖直径3~6mm,帽状或伞状。菌褶近直生、光滑、白色。菌柄中生、细长、中空,3~19×0.5~1mm。担子棒状17.5~22×5~7.5μm,4孢,无色。孢子椭圆形。

(二)生长发育特性

1. 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将感染了萌发菌的菌叶,置培养皿中保湿在海绵上,在25℃恒温培养40天左右,在白色菌丝丛中分化菌蕾,2~3天后发育成菌蕾,3~6天后菌盖平展,菌柄伸长,子实体发育成熟。

小菇属萌发菌属于真菌,其菌落、菌丝形态特征相似,菌落规则,菌丝白色、气生菌丝发达,锁联合明显,菌丝生长旺盛,以石斛小菇生长最快。

2. 腐生

这类真菌多腐生在高山林间落叶上,对纤维素有很强的分解能力,地面上的枯枝朽叶,感染这类真菌而被分解。天麻种子落在林地染此菌的树叶上,可侵入天麻种子使其萌发,故小菇属萌发菌主要营腐生生活,兼性寄生。

3. 好气

萌发菌好气,主要分布在林间透气性较好的枯枝落叶层和表层土壤中。

4. 其他

萌发菌对天麻块茎无侵染能力,只侵染天麻种胚基部细胞。

(三)生长习性

1. 温度

萌发菌在15℃~30℃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以25℃菌丝生长最快,低于20℃或高于25℃菌丝生长速度减慢。

2. 基物含水量

一般适宜含水量为基物重量的60%~70%,含水量过高萌发菌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停止生长。

3. PH值

最适宜的PH值为5.0~5.5,碱性条件不利于菌丝生长。

4. 营养条件

木屑与麦麸皮体积比为3:1的培养基适合萌发菌生长。萌发菌喜欢以阔叶树树叶、葡萄糖为碳源,蔗糖和麦芽糖的利用效果差;氮源则以麦麸为佳。

二、 蜜环菌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

(一)蜜环菌形态特征

茶花无根能发芽吗,茶花生根后几天发芽(3)

菌丝体,是由菌丝分枝交错形成,是此菌的基本结构。菌丝体又分菌丝和菌索。初生菌丝乳白色,镜下观察无色透明,有分隔。菌索是由无数菌丝结合在一起的根状物、幼嫩时为棕红色,有白色生长点,衰老时为黑褐色至黑色,无再生力。

子实体丛生,菌盖肉质,扁半球形至平展,直径3~11cm,蜜黄色;菌柄圆柱形:长4~12cm,直径0.5~1.5cm;菌环上位;孢子椭圆形,无色透明(见上图)。

(二)生长发育特性

1. 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子实体成熟后释放孢子于地面,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萌发出初生菌丝,进而转为次生菌丝和菌索。菌索表面有鞘包着,是蜜环菌适应不良环境的特殊结构,菌索有很多分枝,向周围蔓延生长,寻找营养,故它在林间分布广泛,在10月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可长出子实体,又释放出担孢子。

2. 腐生,兼性寄生

多腐生在林间的枯枝落叶上,又可寄生在活树上。

3. 好气

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才生长旺盛。

4. 发光

蜜环菌菌丝和幼嫩的菌索在黑暗处会发出荧光。

(三)生长习性

1. 温度

蜜环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30℃,最适生温度为25℃,超过30℃菌丝停止生长。

2. 湿度

蜜环菌适宜多雨湿润的土壤,大气相对湿度为80%~90%。

3. 光线

蜜环菌生长一般不需要光线,光照对蜜环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4. 酸碱度

适宜的酸碱度为pH5~6。

5. 适宜的树种

多种阔叶树适宜蜜环菌生长,但以壳斗科的青冈、板栗、槲栎等,与蜜环菌有很好的亲和力,最适宜蜜环菌生长。

三、萌发菌、蜜环菌的培养

萌发菌、蜜环菌的培养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需要的常用设备有: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接种工具、恒温培养箱、菌种培养架;高压蒸气灭菌锅、电热干燥箱,紫外灯;菌种保藏箱,试管、天平等。

需要的化学药品有:磷酸氢二钾(K2HPO4),磷酸二氢钾(KH2PO4),硫酸镁(MgSO4.7H2O),葡萄糖,蔗糖,维生素B1,石膏粉,琼脂,0.1%氯化汞(HgCl),75%酒精,甲醛,高锰酸钾等。

萌发菌和蜜环菌的生长都需从基质中摄取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而生活。所用的培养基将满足其营养需要。

(一)萌发菌、蜜环菌一级菌种(母种)培养

1.分离材料的选择与收集

(1)蜜环菌分离材料:

菌索:可在林间树桩和枯树根等处采集棕红色的野生蜜环菌菌索,用靠近白色生长点生活力强的幼嫩部位为分离材料。

子实体:可在晚秋多雨季节,蜜环菌子实体出土时,采收新鲜、形态完整、健壮、无病虫为害、将要成熟的蜜环菌字实体。

孢子:采集即将成熟的蜜环菌子实体,对其产生的孢子进行萌发分离。

(2)萌发菌分离材料:

小米麻:刚刚在野外条件下萌发的小米麻。

子实体:采集野外生长的小菇属萌发菌子实体。

孢子:采集即将成熟的萌发菌子实体。对其进行孢子分离。

2.分离技术

(1)PDA培养基制备: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自来水1000ml、pH5~6。将马铃薯切片,加水煮沸30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滤液1000ml并放入琼脂加热,使之全部深化,最后加入葡萄糖。然后将培养基趁热分装于试管内,经高压灭菌(1.5kg/cm2)30分钟。取出后按25度斜度放置冷却后接种。

(2)消毒灭菌:接种室灭菌,按每平方米用量计算:40%的甲醛溶液8ml,高锰酸钾5g进行熏蒸。先关闭窗户,取甲醛溶液装入容器中,再放入高锰酸钾,人随之离开接种室,关闭房门,熏蒸1小时即可。熏蒸后应隔1天使用。

接种时,先将各种器具放入接种室内,开启紫外灯灭菌30分钟后即可工作。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开启紫外灯灭菌30分钟后,再进行操作。

(3)分离方法

① 组织分离:

蜜环菌:将蜜环菌索或蜜环菌子实体用水洗净表面泥土,然后切取需要的部份组织,用无菌水冲洗3次,放入0.1%升汞溶液浸泡1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洗去残存的药液,置于无菌培养皿内。将菌索分别剪成1cm长的小段或小块,用灭菌滤纸吸去表面附着水液,然后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置25℃恒温培养,3~7天左右,开始分别长出白色菌丝和菌索。分离子实体时,用无菌水冲洗消毒残存药液后,用灭菌滤纸吸净水珠,再用解剖刀从菌盖中纵向剖开了实体,在菌柄及菌盖交界处取其0.5cm的一块组织置于PDA培养基上培养。

萌发菌:将小米麻或萌发菌子实体用水洗净表面泥土,然后切取需要的部份组织,用无菌水冲洗3次,放入0.1%升汞溶液浸泡1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洗去残存的药液,置于无菌培养皿内。用灭菌滤纸吸去附着在小米麻上的水液,用无菌镊子捣碎小米麻,然后把捣碎的汁液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置25℃恒温培养,3~7天左右,开始分别长出白色菌丝。分离子实体时,用无菌水冲洗消毒残存药液后,用灭菌滤纸吸净水珠,再用解剖刀从菌盖中纵向剖开了实体,在菌柄及菌盖交界处取其0.5cm的一块组织置于PDA培养基上培养。

② 孢子分离:萌发菌和蜜环菌的分离方法相同,即将开伞的子实体截去菌柄的下半部,用75%的酒精在菌盖表面及菌柄部分进行揩擦消毒,然后菌褶向下插在孢子收集装置的支架上。将支架放于无菌培养皿中,用钟罩或大烧杯罩住以收集孢子。孢子落于皿内后,用接种针挑取少许,接于斜面培养基上培养。

3.菌种纯化培养

在培养基上最初分离出的菌种,再进行提纯培养以得到优良菌种,称作纯化。萌发菌选用菌落生长速度较为一致的菌丝体,用消毒的接种铲连同培养基一起切取菌丝,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培养,重复转接可获纯菌种。蜜环菌在培养基上接种点处刚产生菌索分枝时,选择其中生长旺盛而幼嫩的菌索,用接种铲截取长2~3mm移入斜面培养基上,在25℃恒温下培养,菌索长满培养基后即为纯化的一级菌种。

(二)萌发菌、蜜环菌二级菌种(原种)培养

1.萌发菌二级菌种培养

培养基成分:青冈、板栗等阔叶树的木屑77%、麸皮15%、玉米粉5.4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25%,将培养料的含水量调至65%左右。然后装瓶,在瓶中心打直径1cm的圆孔,深达培养基2/3处。盖好瓶盖,高压蒸气灭菌(0.1~0.15兆帕压力,121~126℃)2小时,冷却后接种。在接种室内,将菌丝连同约蚕豆大小的母种,接于培养基的圆孔中,一支母种可接原中5瓶左右,盖好瓶盖后置25℃培养室培养。

2.蜜环菌二级菌种培养

配方1:玉米芯粉30%,锯末50%,麦麸19%,蔗糖1%,小树枝段。

配方2:阔叶树锯末70%,麦麸30%,小树枝段。

配方3:小树枝段加清水。

制作时,先将手指粗的树枝截成长1.5cm的小段,在水中浸泡10小时左右,使树枝段充分吸水,然后将上述原料按比例充分混合、用水调含水量60%左右,装入500ml菌种瓶中,每瓶装入树枝段50~60段,以瓶容量的4/5为宜,再加水少量,盖瓶盖后高压灭菌(0.1~0.15兆帕压力,121~126℃)2小时。冷却至25~30℃,接入母种,置于25℃恒温培养,30天~45天可长满全瓶。

(三)萌发菌、蜜环菌三级菌种(栽培种)培养

1.萌发菌三级菌种培养。

茶花无根能发芽吗,茶花生根后几天发芽(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