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筏线组绑法图解,岸筏线组图解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2-12-01 10:15:00

岸筏线组绑法图解,岸筏线组图解(1)

岸筏,顾名思义是指站在河岸上的筏钓。其钓竿多采用插接筏竿或软稍的矶竿,搭配小型号渔轮以多竿布阵的形式进行垂钓。

由于是中远距离作钓同时又兼具灵敏性,所以被很多的钓友用于冬季垂钓大板鲫。

通常,岸筏的线组搭配多是以串钩为主,也有少数钓友会选择台钓的双子线,那么以上两种钓组到底哪个更好用呢?

笔者作为岸筏爱好者,本篇将从底钓与钓水层之间的不同运用来解析,冬季野钓为何更推荐使用串钩。

岸筏线组绑法图解,岸筏线组图解(2)

众所周知,双钩子线被用于台钓时,可通过调漂来应对不同的水情鱼情,对应水底钩饵状态可悬浮、可触底亦可双钩躺底。

当双钩子线用于岸筏抛投时,在铅坠的重力带动下,其水下状态只能为子线、钩饵双双躺底。

理论上,这种躺底的钩饵更便于鲫鱼的进食,但不容忽视的是,鲫鱼是变温动物很容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比如冬季连续的晴天,日照会使水表温度升高,在相对较浅的水域(1米至1米5),鲫鱼很容易出现上浮。

我在本地张集大河作钓时,由于河岸跨度较小,通常对岸距离蒲草较近的浅水区会是首选钓点。

在持续晴天的气象中,浅水区相对中鱼率较高,但中钩的位置多数是串钩线组的二号钩(底钩向上数第二枚鱼钩),以此可以证明鲫鱼在冬季仍有趋温上浮的表现。

岸筏线组绑法图解,岸筏线组图解(3)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阴天的气象下,使用双钩子线会更好些呢?其实未必。要知道在冬季,一个自然现象在悄悄地改变水底环境!

以我们苏北地区为例:深秋季节,水下的暗草已开始陆续发芽,至十二月中旬以后便铺满水底。

这种生长一直可持续至次年的二、三月份,水草露出水面亦是鱼类繁殖期的产床。

在这种水底环境下,双钩子线很容易陷入水草之中从而使鲫鱼难以发现饵料,或会以很大的俯角去觅食,即便钓到也是钩到唇边或锚到身体。

注意,以上两种鱼情与水情的变化在整个冬季垂钓的过程中是相互叠加的。

相比较串钩的作钓效率明显要高于前者,即使线组的底钩陷入水草,二号或以上鱼钩仍有很大的中鱼几率。

岸筏线组绑法图解,岸筏线组图解(4)

此外,在使用串钩作钓时亦可以通过钓竿不同的摆放姿势,调整水底钩饵的状态。

比如当钓竿的摆放角度较低时,串钩线组与水底的夹角角度较小,线组上部鱼钩能够尽量贴近水底便于底钓;

反之,当钓竿的摆放角度较高时,串钩线组与水底的夹角角度较大,可规避暗草钓水层。

在作钓过程中,再通过以短距离收轮或弹线的方式进行搜索逗钓,这才是岸筏的乐趣所在。

岸筏线组绑法图解,岸筏线组图解(5)

当然,双钩子线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冬季在开放水库作钓时,其效率实属比串钩要高很多。

其主要原因为:一是多数水库因鱼类养殖、捕捞的需要均有灭草行为;二是水库水域相对较深,鲫鱼很少出现趋温上浮,相应的底钓更有针对性。

综上所述是笔者个人的经验总结,希望对您的作钓带来帮助!

-End-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