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分析:紫薇属于冬季落叶休眠性的树种,叶柄短或无柄,叶形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度大约2~5cm,近乎对生。花形为顶生圆锥花序,雄蕊鲜黄色成群簇生于中央,小花具六枚花瓣,边缘有波浪状皱折,雄蕊36~42枚,花期为每年5-9月,花小锦簇,美不胜收,有紫红、浓紫、淡紫、白等深浅不一的颜色,另有桃红色镶白边的品种,变化多端,色泽艳丽。为夏季出色花卉之一。
紫薇的树干光滑,成木的树干呈赤褐色带有白斑,其外皮会自动剥落,露出内部光滑细腻的新生表皮,时间越久树*表皮也就越光滑,还会呈现出不规则的突起,因此又有"猴刺脱""猿滑树"的别称,意思指的是就连猿、猴这类动物界的爬树高手,面对紫薇也会因为树干过于滑溜而无法攀上去,并且枝条在上方向四面伸展,呈自然弯曲状态伸长。
红叶性
习性:紫薇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栽培土不拘,栽种时建议以砂质壤土为佳,排水需良好,其性喜高温多湿,生性强健,栽培容易,性喜光照的紫薇,养护的环境以接受全日照为佳,若光照不足的环境下,容易影响紫薇的开花,等到花开时再移入室内欣赏。
施肥:紫薇对于土壤并不严苛,一般庭园土即可,可在栽种好时在土壤中加入有机肥做为基肥,并使用缓释肥做追肥,每2~3个月施用一次即可。
果实:紫薇于秋季花开落叶过后会产生果实,果实干燥后割开取出其内的种子,放置于干燥处,于翌年3~4月时播种,大约经过3~4年后实生苗就会开花。也有一些便改良的品种,培育出矮性的极早生种,只需种植4~5个月后即可开花。
繁殖方式:紫薇的繁殖方式多样,播种、扦插、压条法等方式都可以进行繁殖,春季为繁殖适期。尽量不要冬季栽种,冬季种植的紫薇一般开春发芽比较迟,不利生长。播种繁殖方式(播种繁殖时种子须先泡水)
- 播种繁殖:于3~4月时选用干净的培养土,将种子播于盆内并覆上大约0.5cm的薄土,之后浇湿土壤,在25℃左右的气温下约20天左右发芽,将发芽之后的幼苗日照充足、温暖的场所,施以缓释肥追肥,待幼株长到10cm左右时,植株枝条会开始横向伸展,而于花芽分化时(约5~6月)适当增施花肥,可使花朵数增加并使花朵色泽艳丽。
- 扦插繁殖:当花开完后落叶时,可选用剪下的健壮饱满枝条,取10~15cm,除去下部1/2的叶片,斜插入土约1/3,同时需保持土壤湿润,置于光线明亮处,大约30天左右即可发根。
紫薇有着极强的耐热性,可开放于酷热的盛夏,但高温天气容易造成水分的迅速蒸发,可以根据根附近的表土干湿程度来判断浇水,表土干燥时,就需要及时补水,栽种于盆钵内的紫薇,在必要时宜早晚各浇一次水。另外紫薇耐寒性也极强,基本上在室外越冬也无妨。北方冬季严寒过冷室外养护可适当覆膜做适当保温措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