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当地的跳蚤市场,有些人在卖小商品。
如果说零利率还能忍,那么收存款管理费实在是“实力劝退”。
这几年,德国的银行为了维持利润纷纷推出收费政策,除非账户每月有钱进账,不然就要收取5欧以上的管理费,一年下来也要大几十欧。于是,大部分人除了日常生活必须的银行账户,其他不必要的账户都取消了。据报道,德国商业银行去年宣布收费之后,解约账户一下子增加了9倍,网上银行Comdirect的解约率是11周平均水平的250%。
德国柏林的超市。
如今,西欧和北欧大多数国家都步入无现金支付的时代,而德国还是一个现金国度。
除了存银行,德国人还喜欢在家里存现金。存欧元就不必说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欧元在德国流通20年后,根据德国央行的统计,德国民间仍然持有大约57.7亿马克的纸币和66.1亿马克的硬币。
按照法律,这些德国马克在市面上已经不能流通使用,但是可以在德国央行无限期兑换。每年,都会有人在抽屉、麻袋、购物袋,甚至书籍夹缝里发现马克,然后跑去央行兑换。
2019年,有个年轻人因为要支付一大笔钱,准备把去世叔叔的房子卖了,却意外发现房子里藏着350万马克,差不多两马克能换1欧元,等于是发了一大笔横财,房子也不用卖了。
2020年,德国央行一共给民众兑换了5340万马克的旧货币。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德国人并不着急着把马克兑换成欧元,自己拿在手里存着。
柏林的一处建筑工地。就收入来说,当地房价并不算贵,但德国年轻人愿意买房子的并不多。
存款利率低的同时,融资利率也低。对于普通民众的好处,就是买房贷款利率较国内要低不少。
以10年绑定利率的房贷为例,20年前的贷款利率在6%左右,10年前维持在3%~4%。而过去五年里,10年绑定的房贷利率跌至1%~2%。与此同时,由于大量外国移民的涌入,租房市场的供需平衡被打破,尤其在柏林这样的大城市,往往是一房难求。
于是,来自东欧的富人、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移民,包括少部分德国人,纷纷买房上车。
但是,身边有很多德国朋友,即使有支付能力,也宁愿继续租房。
德国的居住小区。
我问过身边两个30来岁有稳定工作的德国朋友,为什么不趁着低首付低利率的时候买个属于自己的房子。
按照他们的经济条件,完全可以贷款买个30万欧左右的小套,每月还贷可能比房租还便宜。其中一个跟我说,不想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为了房子背上一身债务,而且万一以后要换个城市生活呢!
另外一个虽然想过买房,但是按照自己的经济条件只能买小户型,而她想一步到位买至少三室一厅,住得舒服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