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微盆景造型图,白皮松盆景图片大全欣赏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3-04-15 16:49:28

吴冠中《汉柏写生原稿》(1974年)

四古柏中,遭遇雷击、躺伏在地,却时时昂首腾跃的怪柏,是吴冠中构图的基石,也是刚刚从农场劳作中解脱出来的画家的内心映照。他写道:“站立着的魁梧身躯予视觉以强烈印象,魁梧的身躯跌倒在地则予人更强烈的印象,甚至近乎一种刺激。”三张高丽纸被拼接成三米长卷,承载了吴冠中最大的一幅素描作品《汉柏写生原稿》,此后30年里,这都是他重要的创作母题,汉柏在他心中就像屈原,是民族之魂。慢慢地,树木的轮廓在他的画纸上变得模糊,挥洒的墨线和淋漓的泼彩色点越来越张扬恣意,“不再着眼于躯体的复活,而想表现精魂的苏醒。”

白皮松微盆景造型图,白皮松盆景图片大全欣赏(5)

吴冠中《苏醒》(1994年)

古柏之动人,始于“形”,终于“神”,那是田汉说的“暴雨飙风总不移”,也是刘海粟写的“风火雷霆劫不磨”。庙宇毁坏又重建,但树始终在那里,一身傲骨如初,如吴冠中所说,“我并不关心是谁手植,是谁命名,只祝愿它们顶着风霜雷击仍永远顽强地活下去。”

白公桧:思其人,敬其树

唐宋年间,柏树多有种植,庙前森森、园中郁郁的场景已十分常见。在苏州州宅的后花园里,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种下一棵柏树,人称“白公桧”。“桧”,就是圆柏的别称。

那是824年,来苏州任刺史后,白居易搬进了专属的“市长府”,它位于古城内偏东南位置的子城中,即现在的五卅路、锦帆路一带。与许多建筑相同,州宅的格局是“前堂后寝”:南部为官府及各厅司,北部为住宅区,更北侧的小园林则成了刺史大人“避世”的好去处,白居易“常爱西亭面北林,公私尘事不能侵”,有时还“独抱一张琴,夜入东斋宿”。

白皮松微盆景造型图,白皮松盆景图片大全欣赏(6)

圆柏

为官生涯中,白居易治水修路、作诗写文,亦常常植花种树。“白公桧”种在州宅木兰堂后、池光亭前的北池中,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不足两年就抱病离开,但此后的每一位地方官,都将收获与这棵柏树有关的“共同回忆”。“树从居士池边种,香入苏州句里来”,袖里是先人写下的诗,眼前是先人种下的树,入住州宅的主人又怎敢不见贤思齐、勤于政事呢?

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苏州人蒋堂回到家乡任知州,在州宅的庭院中增葺池馆,与他的副手、苏州通判梅挚吟和道:“池上有奇桧,青青岁纪深。”成书于元丰七年(1084)的《吴郡图经续记》记述说:“池中有老桧,婆娑尚存,父老云白公手植,已二百余载矣。”又过了数十年,苏州词人叶梦得自述在政和初年见过这棵柏树,“已槁瘁,高不满二丈,意非四百年物,真伪未知也。”

然而就是这样一棵“真伪未知”的柏树,或许因声名在外,或许因姿态优美,未能逃过被“窃取”的命运。北宋末年,朱冲、朱勔父子大兴花石纲,将“白公桧”与太湖石一起运往京城,叶梦得说,“(朱冲)闻槁死于道中,乃以他桧易之,禁中多不知。”

白皮松微盆景造型图,白皮松盆景图片大全欣赏(7)

柏子仁

很快,北宋覆灭,苏州城几乎面目全非,“白公桧”的实物彻底消失不见,但这个名字的意义仍未完待续。南宋《吴郡志》记道:“(池)西有桧,郡守洪遵访故事植焉。”

补植柏树的同时,这位南宋知府洪遵还在子城中纪念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三位唐代刺史的“三贤堂”内加入了北宋官员王仲舒和范仲淹的肖像,将其更名为“思贤堂”。南宋平江府教授仲并在《三贤堂记》中形容,韦、白、刘几位刺史“乃接踵来临,岁月未远。声名风采,炳乎其辉。一时盛事,他郡所未有也。”以至于三四百年过去,人们怀慕不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桧柏是否为白居易亲手所植,对苏州百姓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南宋苏州文人龚明之这样说,“白乐天为守时,恩信及民,皆敬而爱之。尝植桧数本於郡圃,后人目之为白公桧,以况甘棠焉。”《诗经》中有一篇《召南·甘棠》,借着对甘棠树的赞美,来表达对召公的怀念。

白皮松微盆景造型图,白皮松盆景图片大全欣赏(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