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C 物以稀为贵价格扶摇直上
降香黄檀心材除了作为木材外,还可以作为药材。《中国树木志》载:“降香黄檀心材可替代降香。”现黄花梨制品的加工剩余物,多为中药店收走作为降香的替代物。此外,降香黄檀心材还可以制成焚香及熏香,可以蒸馏降香油作香料的定香剂,叶子可制成茶、食品和饲料,花可制成降香黄檀花茶。降香黄檀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其花酿成的蜜是优质的蜂蜜。
降香黄檀既可用于城市和乡镇的绿化美化,还可制成盆栽观赏植物和盆景,它也是紫胶虫的寄主植物,紫胶可用于军工及多种工业行业。
广东肇庆在几十年前,将市内一条街的行道树全部换上降香黄檀,现在不仅满足了人们庇荫、观赏的需要,而且也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肇庆的旧县衙内有一棵胸径70厘米的降香黄檀,是清末民初的一任县长亲手所植,旧县衙的建筑现已荡然无存,但这棵树却保留了下来,成为这位县令的功德碑,同时也是该城的一处文化景观。
有人说,至明代,降香黄檀的资源基本上被采伐殆尽。然民国二十二年(1933)出版的《海南岛志》载:“花梨木,制家私,长丈许,直径一尺,每条五十元。”由此看来,即使在民国期间,黄花梨的采运和售卖也没有停止,故上述判断不尽属实。
1949年以后,由于很长时间里,包括黄花梨家具、工艺品在内的制品一直作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受到批判,黄花梨成了无用之物。因此黄花梨的采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
改革开放以前,黄花梨主要作为药材出售,也有作为香材出口以换取外汇。据《中国木材志》载:“当地黎族同胞过去习惯将木材截成50厘米长的木段,削去边材,即成降香或降香木,由国家论斤收购,出口东南亚,供制佛香之用。”
所以,这段时间黄花梨资源的消耗总体上不大。
实际上,降香黄檀资源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就是近三十几年的事。现在海南全境几乎看不到一株野生的降香黄檀,即使是生在悬崖峭壁上的降香黄檀,也都无一能够幸免。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黄花梨的再认识,及市场经济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黄花梨在我国家具界、工艺美术界以及文物收藏界中,其声誉如日中天,其价格扶摇直上。
2018年7月20日,海口市一棵枯死的海南黄花梨树起拍价189.9万元,拍卖成交价为264万元,折合每斤鲜心材5187元(黄花梨的售卖,自古至今依然不变,以斤论价)。
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室展有一件降香黄檀标本,直径30厘米,高2.04米,估价1500万元,折合每斤5.2万元。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