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度调节的办法是选择50m以外的靶子,或者一面白色的墙壁,眼睛放松通过目镜观察,调节目镜框直到能看见清晰的十字线。检验的办法是闭眼放松,然后张开眼,第一眼就可以看见清晰的十字线,而不再需要重新调整。
同时要注意刻度单位,如果标注的是cm,就很容易理解1个刻度在100米移动1cm,两百米移动2cm,依此类推;如果是仿欧美的瞄准镜,通常有1click~1moa、1/2moa、1/4moa、几种规格,表示的是1刻度移动量分别是1’、0.5’、0.25’ (moa,角度制单位,单位读作“分”,1°=60’)。例如,1moa在100码(约91.4米)的移动量是1英寸(2.54cm),200码的是2英寸(5.08cm),依此类推;而1/2moa就是1moa的一半。
弹着点在十字线左上方,则需要往右下方移动:高低调节钮逆箭头方向旋转,方向调节钮沿箭头方向旋转,然后再发射一组,观察弹着点并进行第二轮修正,直到准确命中。对于军用步枪,这个工作一般是在100米的射程上,而且是在无风的环境下完成的。对于手枪或者气枪,这个射程可以减小为25米。此过程称为“Sight in”,国内有的人叫“校枪”,校枪的距离称为“SID”:Sight in distance,或者称为Zero—瞄准零点。
有一类高低调节钮称为BDC:Bullet Drop Compensator(弹着降补偿器),其实就是把每一百米的修正角度值用距离表示出来,1对应100m,2对应200m……类似于表尺。我国的军用狙击枪都属于这一类。BDC使用比较方便,但是不能随着气候、地理、弹药种类进行调节,并不十分完善,因此在高精度的狙击G瞄准镜应用不算十分广泛。BDC调零,是在100m进行的,距离刻度对应1。
这里还有一个重设零点Zeroing的步骤。逆的十字线与弹着点重合后,下一次射击不可能靠记忆重新来确定零点的刻度。你可以松开调节钮的螺丝,使调节钮标尺Scale的0刻度跟着指针Index重新重合。以后,只需要直接回0点就可以了。
不同距离目标通过物镜成的像,并不一定位于十字线的光学面上,这个现象称为“视差”Parallax。举个例子,时钟的指针和表盘刻度不在一个平面上,我们摆动头部,它们的相对关系就变了,这就叫做“视差”。
存在视差的瞄准镜,目标图象跟十字线的关系会随着观察为止的变化而变化,检测的办法是把瞄准镜放在台面上,瞄准100米左右远的目标,通过目镜观察目标,并不停摆动头部,如果你发现十字线也在目标上下左右晃动,你就要注意了,你的瞄准镜存在视差。这时有两种情况:
(1)确定你的瞄准镜有AO—Adjustable Objective(可调节物镜),或者是视差调节钮Parallax Adjustment。AO很容易辨认,其实就是可以旋转的物镜框,上面有用不同单位的表示的距离值;视差调节钮位于镜筒左边,又叫做“边钮”Side knob,上面同样有用不同单位的表示的距离值,一般是50m到无穷远处∞。当然,单位也可能是YDS,既Yards(码),一码等于0.9144m。把视差刻度值正确地对应目标的距离就大功告成了。另外,选择AO还是选择“边钮”,那是你的自由,两者的功能是一样的,AO是通过调节物镜到分划的距离来修正,结构更牢固,动作也更准确。“边钮”是通过附加一组镜片,通过移动镜片来改变物镜的焦距,使实像落在分划板上。“边钮”的操作更方便,如果用毯子盖住头部,可以完全掩盖拉枪机的动作和调瞄准镜的动作。
(2)如果你的瞄准镜既没有AO,又没有“边钮”,就表示你的瞄准镜无法调节视差。通常,中低端狩猎用瞄准镜没有调节视差的功能,它们的光学系统会预先被调节到适合100—200m观察的状态,利用人眼本身的调节功能来适应,不过这样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如果在这个“理想”的射程上视差依然很严重,你就可以把这支瞄准镜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