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消灭四害哪四害,建国后的除四害成功没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05-03 05:24:22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1952年起,包括北京在内,全国都掀起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当时为什么要“除四害”?“四害”又都包括什么?

当年的“四害”是指老鼠、麻雀、苍蝇、蚊子。

时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曾谈到,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中,有很多是经由老鼠、苍蝇和蚊子传染的。1939年到1948年,死于鼠疫的就有2.3万多人,疟疾患者估计每年有5000万人以上。而消灭麻雀则是为了保护庄稼。老鼠盗食粮食的情况就更严重,并且老鼠还会损害农作物,损坏建筑,破坏堤防,咬坏杂物。

在北京,掀起了“除四害”的热潮。仅1956年3月1日到9日的9天时间里,全市人民就捕鼠14.5万多只。几乎达到全民参与的程度。

1957年12月,开展冬季“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全市十个区就已经消灭老鼠和麻雀70万多只。

70年代消灭四害哪四害,建国后的除四害成功没(1)

1958年1月11日《北京日报》2版,《七十万只鼠雀丧生》

在“除四害”运动中,涌现出很多捕鼠、捕雀高手。

70年代消灭四害哪四害,建国后的除四害成功没(2)

1958年初,海淀区捕雀能手唐庆禄热心地向前来求教的人传授捕雀经验。冯文冈/摄

当时,《北京日报》还曾多次图文并茂地刊登了各种捕鼠捕雀的方法,以方便市民学习、使用。

在这场如火如荼的“除四害”运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北京日报》1958年1月21日3版刊登的读者来信中,北京林学院的张中就反映:有一天我到东郊去,路上碰见几个小学生在场里捉老鼠。一个小学生发现一只老鼠,大家一齐围剿,但是,当他们发现这是只秃老鼠没有尾巴的时候,就把它放跑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一个小学生回答:“老师叫我们打了老鼠交尾巴。没有尾巴要它干什么。”可见,老师还没有把“除四害”的道理,跟学生们讲明白。

70年代消灭四害哪四害,建国后的除四害成功没(3)

1958年1月21日《北京日报》3版,《老师是“尾巴主义”学生放走秃老鼠》

1956年,《北京日报》就曾刊登《为死老鼠奔忙》一稿,记录了一些居民为了统计捕鼠数据而被反复折腾的情况。文中提到,西单“除四害”办公室每天要街道办事处填写这样一张捕鼠数字日报表,表上的项目多达8个:机关,工厂和工地,学校,工商户,托儿所和幼儿园,国营公司和合作社,红十字会会员,一般居民等。每天捕老鼠的数字,都得分门别类地填写个一清二楚。一只老鼠是被红十字会会员或一般居民打死的,还是被妇女积极分子或其他的人打死的,追求诸如此类的一些数字,对于捕鼠工作并没有实际意义。

70年代消灭四害哪四害,建国后的除四害成功没(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