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上,不少孕妈妈会问,*时喝点咖啡行不行?其实,除了咖啡,我们日常常喝的饮品中,茶、奶茶、可乐、某些运动型能量饮料等或多或少都含有咖啡因,巧克力和部分感冒药中也含有咖啡因。
关于孕妈妈能不能喝咖啡,首先需要了解咖啡因的作用。
咖啡因是脂溶性的物质,健康成年人服用咖啡因后,吸收快而完全,30分钟-60分钟即可达到血液峰值浓度,还可以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兴奋神经中枢,主打一个“快速上头”。
提神醒脑的同时,咖啡因还能够兴奋交感神经,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增强代谢。同时,兴奋迷走神经胃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因也可以收缩血管,其中也包括胎盘血管。那岂不是让胎儿也跟着兴奋?这是不是意味着孕妈妈不能喝咖啡?下面就用研究和数据说话,解答大众关心的几个热点问题。
问:咖啡因会引起妊娠期高血压或者子痫前期吗?
答:一篇针对近11.5万孕妇孕期咖啡因暴露的荟萃分析提示,咖啡因在低剂量下(每日摄入<200毫克)和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的发病没有明显关系。
但已经处于血压升高或子痫前期的孕妇不建议摄入咖啡因,避免心脏负担进一步加重。
问:咖啡因会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吗?
答:尽管之前有研究称咖啡因可能会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但美国一项针对7.1万名单胎孕妇的队列研究显示,早孕期摄入中等剂量的咖啡因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没有关系。
这项包含更多研究例数的文章提示,咖啡虽不升高妊糖风险,但也别指望可以靠咖啡因显著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要注意的是,摄入咖啡因的形式可能是饮入各类含有大量糖类的饮料,比如每天都要喝杯奶茶,这就和妊娠期糖尿病密切相关了。
问:咖啡因会引起胎儿异常吗?
答:目前研究表明,母亲孕期咖啡因摄入可能和这些不良妊娠结局有关:流产、死产、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儿童急性白血病、儿童超重和肥胖,目前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适度的”咖啡因摄入是绝对安全的,仅建议孕妇应该避免“过量的”咖啡因摄入。
证据最多的是咖啡因的摄入可致胎儿的体重下降,和完全不摄入咖啡因的孕妇相比,只要长期摄入咖啡因,不管剂量多少,即可造成胎儿体重下降,摄入咖啡因的量越大,体重减小越多,而且没有明显的安全剂量阈值,是完全的剂量依赖型结果。
问:孕期每天摄入咖啡因不超过200毫克,就相对安全吗?
答:首先来看看目前关于咖啡因摄入问题,国际上的推荐意见:
加拿大健康委员会:推荐对计划妊娠或者已经妊娠的孕妇,每人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要超过300毫克。
英联邦皇家食品管理委员会:推荐孕妇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要超过200毫克。
美国妇产科协会:每天少于200毫克的咖啡因摄入量,不会导致自然流产或者早产。
美国饮食协会:推荐妊娠妇女要避免每天摄入咖啡因超过300毫克。
世界卫生组织孕期保健指南(2016):对毎日咖啡因摄入量较高的孕妇(每天超过300毫克),建议在妊娠期间降低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以减少流产和新生儿出生体重过低的风险。
基于此,“孕期每天摄入咖啡因不超过200毫克相对安全”这一说法是根据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推荐阈值流行开来的。
由于咖啡因在孕妇体内的代谢减慢,兴奋神经的同时也改变了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所以关于“长期摄入咖啡因对胎儿不利影响”的明确结论,科学家们还在追寻中。就现在而言,孕期每天摄入200毫克咖啡因是上限,相对安全,但越少越好。
问:200毫克咖啡因大约是多少?
答:在冲泡咖啡的过程中,只有20%左右的咖啡物质能被萃取出,因此一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不同品牌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也不同。
比如,20克/200毫升冷萃咖啡含200毫克左右咖啡因;15克/225毫升法压壶咖啡含120毫克左右咖啡因;15克/225毫升手冲咖啡含60-90毫克左右咖啡因;15克/30毫升意式浓缩咖啡含85毫克左右咖啡因。
问:速溶咖啡能不能喝?其他含咖啡因的饮料呢?
答:一般来说,一包速溶咖啡大约含有50毫克左右的咖啡因,但由于含有较多糖和植脂末,因此并不推荐孕期饮用。
此外,诸如红茶、绿茶等,茶水里含有咖啡因不说,还有茶碱,越喝越有精神。如果说咖啡因令人“快速上头”,那茶碱就是“后起之秀”,因此孕妇不建议喝茶。而许多人酷爱的形形色色奶茶,咖啡因含量难以分析,糖分更难界定,不建议喝。
其他食物的咖啡因含量供大家参考:
355毫升可乐含30毫克左右咖啡因;250毫升热可可含5毫克左右咖啡因;250毫升运动饮料含80毫克左右咖啡因。
在此建议,孕妈妈尽量避免孕期咖啡及含有大量咖啡因饮品的摄入,偶尔解一下馋问题不大。如果孕前已经养成了大剂量咖啡摄入的习惯(咖啡因>300毫克/天),孕期很难马上戒断,尽量控制在每天不超过200毫克咖啡因的摄入范围内,量能少则尽量少,同时尽可能少饮用混有高糖的咖啡因饮料。
临床上,还有不少孕妈妈想选择去咖啡因的咖啡,但因其去除方式难以明确,还是建议谨慎选择为好。
作者:杨静 朱好(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编辑:李晨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