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从智慧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有了羞耻感,懂得要遮羞,不能光膀子光屁股在外面活动,男的女的就就地取材,拿了植物叶片遮住隐私部位,或者使用柔软细密的植物编织成与身体相适应的物件披挂在身体上。后来,捕获了猎物之后,就用兽皮来遮蔽隐私。这些穿着在身上的植物或者兽皮,就是原始人类最初的“衣服”,不仅遮羞,而且保暖御寒。这些比较原始的衣服,直至我们小时候仍可见到,那时候农夫雨天干活穿着的蓑衣,戴在头上的斗笠,就属于这种原始衣服的孑遗。
再后来,黄道婆发明了纺纱织布,布就成了制作衣服的最基础的原料。虽然我们的老祖宗钻研纺织技术,很早就织就了精妙绝伦的绫罗绸缎,但是老百姓能够体会到的发展变化还是最近的差不多半个世纪,妥妥的日新月异。
家织布(土布)。差不多半个世纪前,我们乡下使用最多的还是家织布,也称土布。当年一般的衣服都是都是有用家织布缝制的。我记得我们队里的两位老人穿的腰裙就是家织布染成的靛青。村民自己种棉,自己纺纱,自己织布,就是家织布。家织布布纹粗疏,但厚实耐磨,纺织工艺与牛仔裤的布料有差距,耐磨性一点不输于牛仔蓝。这种家织布后来渐渐被新鲜的品种取代,我的父辈已经很少穿家织布的衣服了。最重要的是集体化以后,土地都归了集体,自己没法大面积种棉花了,没了棉花,纺纱织布就没了原料,所以河(老通扬河)北地区很早就没人纺纱织布了。
在海安,河南地区家织布的历史延续时间长一点。我读高中的,我们一个老师住在南乡(印象就在雅周孙庄一带),穿的衣服还有家织布做的,有学生好奇哪里买的,说是自己家里织的,当时,不少同学觉得好神奇,自家就能织布?其实再往前一点,我们这里很多农家都能纺纱织布的。
粗布回纺布。小时候,家里用过一种布叫做“粗布”,这粗布应该是机器生产的。粗布的原料很次,绝大多数都是回收的旧布旧棉花加工的,也有一些可能是棉花生产的下脚料,所以村民也称“回纺布”。粗布的原料不行,加工工艺也差,手感粗糙,但价钱便宜,而且不要布票。我们家大人小孩都用粗布做过衣服,我的书包也是粗布缝制的。记得有几年过年的新衣服就是粗布做的。粗布衣服穿出去也没人鄙视嫌弃,照样快快乐乐的。
绫罗绸缎。家乡一直有栽桑养蚕的传统,但缫丝织绸的极少,后来公社办了缫丝厂,抽出的蚕丝都卖出去了。盛产蚕丝,却很少生产丝绸,所以本地人穿着丝绸布料的很少,最多也就是买的外地生产的被面,还有喜娘穿的棉袄面料。本地人不大穿丝绸的衣服,但那时炎夏季节不少老人都有一件叫做杭罗面料的衣服,轻薄透气,看起来仿佛就是丝绸的。还见过一种柞蚕蚕丝织就的衣服,据说是将蚕放在柞树上,蚕吃柞树叶长大结茧,蚕农直接从树上采摘下结好的蚕茧,抽丝织布,织出来的就是柞蚕丝绸。这种布料不如常见的丝绸光滑亮泽,颜色暗淡,易折皱,都是微黄的本色,可能难以染色。
花洋布。小时候,见到最多的布料就是花洋布,我猜测本地的家织布就是被花洋布打败的。花洋布,布料轻柔,颜色艳丽,花色品种很多。商业竞争中,家织布在花洋布面前几乎不堪一击。“花洋布”,花色繁多,关键还带着一个“洋”字,跟那时日常使用的“洋火”、“洋油”、“洋钉”一样,都是外国进口或者使用了外国技术设备生产的,价格又不贵,所以很受欢迎。花洋布虽好,但购买时需要布票,而且花洋布质地轻薄,既不耐脏,也不耐磨,容易破损,用不多久就破了,操劳不歇的寻常百姓不太适用。
化肥袋。家织布没有了,花洋布也不太适合老百姓的劳作。这时候,一种化肥袋拆开后形成的布料吸引了村民的目光,老乡们发现这种化肥袋布料,既轻薄,又耐磨。用这种从日本国进口的尿素化肥包装袋做衣服一时间竟成为时尚,因为时尚,所以供应紧张,只有小有权力的基层干部才有机会获得,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化肥袋裤子是一个时期大队干部的标配。因为原本是化肥袋,品名重量等指标很难清除,于是这些标着文字数据的化肥袋的衣料做成衣服后就闹出了很多笑话。
有歌云:一人一条裤,前面日本(出产国),后面尿素(产品名称)。
据说,一男家贫,其母亲便用肥料袋缝制内裤给其穿,新婚之夜,新郎刚脱下外裤,只见内裤中间写着:净重50公斤!新娘一看吓得晕倒:见过大的,没见过如此巨大的。
后来才知道,这化肥袋是一种叫做尼龙的布料,是从石油当中加工出来的,结实耐磨,还清凉。
的确良。既轻薄,又耐磨,还挺括好看,无疑要数的确良了。这种用化纤材料纺织的布料曾经风靡一时,开始的时候国内还不掌握生产技术,只能依赖进口,价格较贵,还很难买到,只有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才能敞开供应,一块的确良布料是亲友间馈赠的贵重礼品。我读到高中的时候,妈妈才下决心帮我做了一件的确良衬衫。当时民谚有云:要想谈姑娘,必须的确良。可能我高中就有了的确良的衬衫,就是沾了这谚语的光。
毛布料。这种布料的衣服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才逐渐流行的,而且一直保持高端路线。我是在参加工作后,才有能力添置了两件全毛的制服,都是同事从上海帮我买回来的。一件藏青色的中山装,一套银灰色花呢西服,价格都在百元以上,差不多是我两个多月的工资。因为价格贵,这种毛料制服,一直没有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定位于干部制服或婚礼着装。我结婚的礼服就是藏青色的毛料中山装。
科技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布不再是简单的羊毛、丝绸、棉花、化学纤维,有更多科技含量的布料被生产出来,更轻薄更耐磨,既保暖又透气,内穿亲肤,外穿防水。现在一到冬天,满街都是各种颜色的冲锋衣,抗风防雨,穿着舒服还好看,关键还耐穿,一件冲锋衣,穿个四五年都不是问题。如今,大多数衣服都不是穿坏的,而是因为款式过时被淘汰。过去满身的破洞、补丁,如今只是年轻人服装的装饰和时尚元素。
一块布,是家乡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一块布也见证着人民生活的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