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起源,背景和定义,其他答案都说挺全面的,我从技战术角度说一下。
首先这几种所谓的射击法大体分为三种:战斗技术,战术持枪系统,以及持枪动作。
莫桑比克射击法,是一种战斗技术,两胸一头,任何持枪方法都可以完成这个技术。
CARs和CQB,都是一种战术持枪的系统。
两个都主要用于近距离作战,但是由于体系不一样,所以分成两种系统,后面再分析,每个系统都对应自己的持枪动作,都可以完成莫桑比克射击法。
最后是持枪动作,韦佛射击法是手枪持枪的动作,马盖普是长枪持枪的动作,两者也同样可以完成莫桑比克,马盖普也同样兼容于CARs和CQB的系统。
1.莫桑比克
这真的和什么发源地,什么射击法没关系,两枪干胸口,一枪干脑袋这就是很基础的战术本能。
说白了就是一个动态补枪的过程,确保目标死透了。
如果目标站着两枪一头,那叫莫桑比克。
如果干两枪目标就倒了,然后干一枪头,那就是补枪。
这么做是因为前两枪可以凭指向快速射击,确保第一时间火力压制,创造了时间窗口,然后可以瞄准头部击*。
在战斗中的运用,具体打几发胸口几发头,那都无所谓,满足战术需要就行了。
如果两发胸口打完了,子弹穿透性强,目标没啥反应,那再多开几枪也没问题,确实让目标动作停止了,再来几发脑袋,确保目标死亡。
这样看来,更准确的说法,这是一种战术上的理念,确保目标失去行为能力,是一个威胁的过程。
在一场双方都有一定规模的冲突行动中,发现目标,击倒目标,这未必就安全了。
此时为了确保目标不可能再有行为能力,从后面偷袭,最好的做法就是给目标大脑开几枪,确保死亡,然后就可以放心搜索其他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