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在中国古代是仅次于王上(秦代以前)或皇帝的最尊贵,地位最显赫的称谓。
九卿:地位低于三公,一般指朝中掌管某部门事物的最高长官,不一定就是九个人。有列卿或众卿之意。是古时中央政权中的高级别官员。
汉高祖丞相 萧何
周代:
三公 : 《太师、太傅、太保》 或 《司马、司徒、司空》
九卿 : 《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
秦汉:
三公: 秦代《丞相、太尉、御使大夫》
汉代 《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汉武帝时“太尉”更名“大司马”,汉成帝时“御使大夫”更名“大司空”,汉哀帝时“丞相”更名“大司徒”。
丞相(大司徒):辅佐皇帝掌管全国事物,是最高行政长官。
太尉(大司马):军政长官,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管理全国军事事务。
御使大夫(大司空):监察全国文武百官,管理图籍、奏章等。
东汉末年权臣太师 董卓
东汉末年司徒 王允
九卿:
奉常(太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九卿之首
郎中令(光禄勋):掌管皇帝侍从警卫
卫尉(中大夫令):掌管宫廷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大理):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大行令、大鸿胪):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帝亲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太农令、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和国家财政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收入以及官府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