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5月17日电 题:传承千秋万代:中国人在博物馆中寻根历史
新华社记者
“生病了,还要不要去上学?”3000多年前的一天,商王武丁和妇好最宠爱的小儿子生病了,不敢无故旷课的他进行了一次占卜,“子其疫,弜往学”的卜辞镌刻在一片甲骨上留存至今,被正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的7岁小男孩李景浩看到并称奇“原来古代小朋友和我有着一样的疑问”。
2月26日,参观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观看展品。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带着孩子打卡各地博物馆。他对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特别是现在很多博物馆使用了互动投影等技术手段,小孩子也很喜欢逛博物馆。”李景浩的妈妈刘玉玲说。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年2月开馆。成组展示甲骨文、青铜器等出土文物,探索甲骨文数字焕活技术,建设“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在考古工作不断推进的同时,殷墟文物换“新家”展“新颜”,面积约2.2万平方米的展厅内,近4000件套珍贵文物中超过四分之三为首次亮相,高峰时单日游客量超过1.9万人次。
5月1日,游客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排队进场。新华社发(刘肖坤 摄)
上下五千年,尽在博物馆。在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看来,中国各大博物馆都有着与本地文明史、文化史关系密切的藏品,这一特点是每个博物馆叙事的最大优势。展厅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这个展览空间中的故事讲述者。
华夏腹地河南博物院,“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基本陈列以中原文明的起源、发展、变迁为线索,呈现华夏民族的文明发展轨迹。
巴蜀之地四川博物院,独特的民族文物馆展现了四川14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情结。
西北边陲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文明展汇聚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铜奔马及仪仗队、佛教造像、唐三彩等420余件精美文物,再现丝路文明多元魅力。
博物馆中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吸引着人们前去寻根历史。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国多地博物馆客流激增。“得提前定好闹钟,一到点就抢”“一家人刷了好几次终于约上了”……操着不同口音的观众排队入馆时交流起“抢票”心得,言语中都流露着期待。
中国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观众超5000万人次。记者梳理发现,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湖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展馆假期的参观预约名额节前就已约满。
5月2日,游客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文物展品。新华社发(初宝瑞摄)
在博物馆各年龄段“粉丝”中,青少年的参与度越来越深。9岁甘肃男孩张书铖就因一则在博物馆讲解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单个视频浏览量一度超过350万次。
“讲解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事情,我不觉得累,只觉得要学的东西更多。”张书铖说,自己在甘肃省博物馆负责讲解古生物化石的部分,一年来几乎每周都会参与讲解志愿服务,一场讲解时间持续20至30分钟。
甘肃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志愿者工作负责人刘婷介绍,甘肃省博物馆目前已经培养起一支逾1000人的志愿者队伍,其中7岁至18岁的少年志愿者比例能达到约五成。
随着各大博物馆文创产品频频“出圈”,古老历史文物借助当代技术和形式被赋予更多新的表达,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引发持续不断的“博物馆热”。
今年以来,南京博物院上新“南博典藏磁吸摆件套装”“猪形陶罐毛绒玩具”等萌趣实用的文创产品,让游客“把博物馆带回家”。河南博物院携考古盲盒、文物修复大师、仕女乐队手办等叫好又叫卖的文创产品赴香港参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从‘活’起来到‘潮’起来的,不单单是文物和传统文化,更是人们心中泛起的历史文化自信。”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文创、文博产品的“出圈”,是因为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瞬间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产生情感共鸣。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卫东表示,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考古中国等国家重大考古工程成果的普及,人们对考古成果的认识不断提高,对认识中华文明的物质载体的愿望将更加强烈。
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关于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的公示》,123家博物馆拟公示定级为一级博物馆。截至目前,第一至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为204家。第五批公示结束后,全国一级博物馆的数量将达到327家。
“中国博物馆业界正在不断努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展览展示,传播历史文化,让人们在城市高速发展的‘水泥森林’中,留得住城市记忆,望得见乡愁,找到自身的‘根’。”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安来顺说。(记者:史林静、李文哲、张文静、何问、童芳、黄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