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到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的公众号里面有一篇叫:《宝宝被家里的仓鼠咬了,需要打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还是出血热疫苗?》核心观点有三个,和大家分享:
第一、被仓鼠咬了不需要打狂犬病疫苗。因为现实生活中,啮齿类动物几乎没有得狂犬病的情况,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仓鼠列为狂犬病暴露极低风险类的动物。
第二、11岁以内孩子被仓鼠咬伤后不用再接种破伤风疫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18月龄以上儿童已经接种4剂百白破疫苗,6周岁以上儿童已接种5剂含破伤风成分的疫苗,对孩子一般可有效保护5~10年。也就是说,对于已经按规定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孩子,11岁以内是拥有面对破伤风病菌免疫力的。
第三、被仓鼠咬了也不需要打出血热疫苗。被仓鼠咬伤感染出血热的可能性非常低,而且出血热疫苗是注射后产生有效保护抗体也近2周时间,抗体产生时间和发病的周期很接近,注射的意义不大。
这篇文章说,被家养仓鼠咬后,按照规范程序冲洗伤口,进行观察即可。
我根据这篇文章查了不少文献,有调查研究的,有文献综述的,还有一些数据统计,基本印证了上面三个观点。
然后在某音、某手这种能把一个莫须有照片绘声绘色讲成恐怖故事,能把一根绳子夸张到一头牛这样的极具夸张的短视频平台上,没有搜到一条关于被仓鼠咬了没有打疫苗致死或者致残的案例。这从侧面印证了,仓鼠咬了后问题不大。
03
但是,这些短视频平台上,很多宝妈确实在孩子被仓鼠咬后立刻带着孩子打了什么狂犬呀、破伤风呀这种疫苗。有的甚至还打了免疫球蛋白,反正花费不菲。
我又针对孩子被仓鼠咬的事情,问了几个人,同时又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我问了我的两个同事、三个朋友,他们给我的建议是高度一致的:“快去打疫苗,至少求个心安。”
他们和我在短视频中刷到的很多宝妈想法是一致的,尽管知道孩子被仓鼠咬可能不需要打疫苗,为了心安,还是去打了。
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为求心安,去对低风险的事情再做风险保护。小田同学说了,这种心理就是典型的防御焦虑了,就妈妈还是害怕有万一么,承担不了那个万一结果的后悔,毕竟孩子的事是大事,“马虎不得”。
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这个现象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我查了一下,这个机制还挺复杂,不过应用确实挺广泛。
“孩子的事情马虎不得”
万一出现这样的结果我承担不起”
“做了就安心了”
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
04
当然,我爱人也是心理防御机制,督促着我早点下班去带孩子打疫苗去,尽管她也说不清为什么要打疫苗。在她的正确领导下,我下班还是拉着孩子去了医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如果被动物咬伤,去一般的医院应该是不行的,因为一般医院就没有狂犬疫苗。
大家应该先在网络上搜索一下所在区域内,哪些医院是狂犬疫苗接种点,然后有没有开设“犬伤门诊”。去有“犬伤门诊”的医院,肯定是没错的。
我是下班后带着孩子去医院的,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八点多快九点了。可是这家医院急诊犬伤门诊的人依然很多。导医台的护士一句话把我有点紧张的心情给一下缓解了:“没事,你看这边坐着排队的几十个人,都是被各种猫狗咬伤的人。”
果然,我们排了好久的队,等我们进入诊室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医生大概五十岁左右。一看就很有经验。他问了问情况,就说:“没事,这种家养的仓鼠都没有狂犬的。”
我又问:“那需要打破伤风、出血热什么疫苗吗?”
医生就问:“孩子的百白破疫苗打了吗?”
我说:“我们都是按照疫苗本上的按时接种,该打的都打了。”
医生问:“孩子多大?”
我回答:“8岁。”
医生说:“那不用打,还在保护期。”
说着,医生看了看时间,说:“现在十一点了,孩子下午一点被咬的……这样吧,我给你开点冲洗的药,毕竟出血了,把创口重新一下。”
然后我们领了药,冲洗了伤口,我看时间已经凌晨十二点多了。
要是再晚点冲洗,我估计伤口都能差不多愈合了。
我算了一下,不算打车费,我在这家医院的话费总共52.16块,明细如下:
挂号费12元
药品费25.16元
冲洗伤口操作费15元
除此以外没有其他费用。因为等待过程太漫长,期间我有几次想去医院门口夜市买点宵夜来吃,但又怕错过排队而作罢。由此我省下来三五十块钱。这四舍五入相当于没花钱啊同志们!
医院开的冲洗药物
05
分享这个经历,也不是鼓励大家孩子被仓鼠咬了不闻不问或者不打疫苗。毕竟,谁家的孩子,谁负责。
经此事件,我想说的是。父母其爱子真的是无可厚非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有些事情,科学还是经得起检验的。特别是我提到的那两个心理学问题,背后会导致的行为,会不会有营销学的烙印,大家可以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