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刷到关于学生的最终出路问题,大体都是三个目标:考公、考编、出国。看完心里很难受,千军万马挤这三条路,孩子压力能不大吗?
有一位家长发帖称,自己的儿子已经出现了抑郁倾向,有厌学心理,只想在家打游戏。因为父母本身也是普通家庭,在菜市场开了一下卖饼的摊位。所以干脆直接把孩子带到自己的饼铺,让他靠自己的双手吃饭。让孩子知道,不读书,就只能靠出卖劳力赚钱!
没想到,孩子*还有模有样。一家三口每天早晨4点到店里,爸爸提前和面发面再擀成饼,孩子负责收拾柜台和灶台,把到货的鸡蛋、小葱、辣酱都摆放到位,妈妈开始一张张的烙饼。每一种饼先烙出一大张,不够再补。不一会儿,摊位上就烙出了鸡蛋饼、葱花饼、酱香饼……满街飘香。等出来逛早市的居民购买,孩子就负责给打包装袋。这样一天下来,倒也充实,有孩子帮忙,这个小小的夫妻店又轻松又愉快,一个月纯利润能到手2万块。
人家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结果评论区里倒是炸了锅。有人说,让孩子跟着大人去卖饼,有什么出息!还不如去读个职专,最起码学点知识。有人说,原来卖饼能赚这么多钱,我也想卖饼,能不能带带我。还有人说,家长太自私了,为了自己轻松,居然让孩子不读书去给自己帮忙。这是害了孩子,孩子一辈子都毁了。
我认为,每个孩子的性格爱好都不一样,所以家长的培养方式必然有很大差异。有的孩子擅长读书,有的孩子擅长社交,还有的孩子擅长按部就班的靠体力劳动、靠手上的技术赚钱。
曾经看过一个帖子,楼主本来是一名公司白领,每天的工作包括做宣传活动、组织会议等等。这种需要一定创造性思维的工作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于是她请假去一家连锁咖啡店打工。这家店以一体化的工作流程著称,每一杯咖啡都有详细的说明书,要求店员必须丝毫不差的按书操作,保证制作出的咖啡品质稳定。这样一杯接着一杯的制作,竟让她产生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充实和成就感。原来,对于规则感和责任感极强的人来说,他们根本不适合做有创造性的、战线不固定的工作,反而是有规则遵循的工作让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我们的人生意义不是一定要功成名就,能幸福的活这一辈子,已经值得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过早的否定自己,否定孩子,人生不是只有固定的道路,往前看,海阔天空。相信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