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上海被纳入全国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2011年,新一轮垃圾分类启动,全市100个小区作为试点。过去这两年,尤其是《上海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出台后的半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区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
从农村到城区,从城区的二级旧里到老公房小区,到新建商品房小区,到外籍居民居多的涉外小区,再到写字楼,他们都是怎么做垃圾分类的?周到君梳理了过去两年所采访过的部分案例。
垃圾分类宝典点这里。
静安桂花园:过了垃圾投放时间,垃圾桶罩起来
要说桂花园的垃圾分类,不得不提带头人盛新华。她放弃退休后的安逸生活,担当起小区垃圾分类的组织工作。小区从2014年8月20日正式开始垃圾分类,一开始没有定时定点投放。通过不到100天的努力,小区具备了定时定点投放的条件,正式推行,过了投放时间,垃圾桶用罩子罩起来,这一做法维持至今。即便上班族也能克服苦难,配合投放。
相关报道在此。
>
静安中华大厦:自带湿垃圾处理机
有2000多名白领在静安中华大厦办公。物业针对写字楼湿垃圾产生的一大来源:外卖餐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安装湿垃圾粉碎设备,在每个楼层开辟小型垃圾箱房,配备洗碗池,希望白领们将餐盒洗干净后投递至可回收物垃圾桶,做到资源回收利用。
相关报道在此。
徐汇田林十二村:改造垃圾箱房从细节入手
垃圾分类首先要有分类投放点,无论是垃圾箱房形式或是垃圾桶。田林十二村的垃圾箱房改造从细节入手,不断听取居民意见,不断改进。小区的6个垃圾箱房有洗手液、洗手池、雨棚,还能及时看到小区每天产生的湿垃圾总量以及户均湿垃圾量,用数据激励居民做好分类。垃圾箱房也有监督居民分类的功能,居民只有在规定投放时间刷卡,垃圾投放口才会打开。垃圾房上方有摄像头,每一个投递窗口上还有摄像头。
相关报道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