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山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中药师 汪健音
拥有两千多年用药历史的中药—天麻,人们往往在头疼脑热的时候想起它来。 古时因这药材能治头晕目眩,半身麻痹瘫痪等,效果明显,人们认为这药材是上天所赐之物,就把这种药材叫做“天麻”,这一称呼也沿用至今。
天麻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宋代著名诗人王十朋就曾写道:“书传何处山名雁,酒忆吾乡水似霞。故旧相逢如问我,为言多病服天麻。”同是宋代的诗僧饶节也有诗曰:“老僧卧病四告朔,苦无灵药与携扶。闻道天麻能肉骨,襄阳耆旧见怜无。”可见,在千年以前,天麻已经被古人用于防病治病。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一千古名药。
来源:天麻,又名赤箭、离母、独摇芝或定风草,是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1]。《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天麻:“赤箭,味辛,温。主*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延年。一名离母,一名鬼督邮。生川谷。”
性状:天麻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 cm,宽1.5~6 cm,厚0.5~2 c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
天麻三个主要的性状鉴别特征[2]:
1. 芝麻点:特指天麻药材表面特有的突起的潜伏芽,排列成环;
2. 鹦哥嘴:特指天麻(冬麻)块茎顶端残留的 红棕色至深棕色的鹦嘴状的干枯芽苞;
3. 肚脐眼:特指天麻药材底部圆脐状的疤痕。
学会鉴别自我使用,能避免上当受骗自然是好,但若遇上非法操作,最好上报给相关部门,保护自身权益。
产地分布:分布于河北、辽宁、吉林、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等地。现多人工栽培。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3~10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
功效用途:
1. 《本草纲目》有记: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订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用于治疗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等病症[1]。
选方天麻钩藤饮,组方为天麻9 g,钩藤12 g(后下),石决明18g(先煎),栀子9g,黄芩9g,牛膝12 g,杜仲9 g,益母草9g,桑寄生9 g,首乌藤9 g,朱茯神9g。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之功效,可用于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1]。
2.2023年11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23年第9号),将党参、肉苁蓉(荒漠)、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等9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简称食药物质)目录。《梦溪笔谈》曾记:草药上品,除五芝之外,赤箭为第一。此神仙补理养生上品,世人惑天麻之说,遂用之治风,良可惜哉。可见天麻亦可做食补养生。
如天麻鱼头煲,需要原料鲢鱼头 500 g,天麻35 g,茯苓20 g,枸杞子10 g,姜5 g,盐3 g,胡椒粉1 g。鱼头从中劈开成块,洗净焯水;天麻片、茯苓、枸杞子分别洗净,依次放入,加入鸡汤后大火烧开,再放枸杞子,改小火煲,佐料调味即成,可起到滋阴潜阳的养生功效。
3. 近年来天麻相关的科研成果也很显著。天麻素是中药天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由于药理作用广泛,毒副作用小,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多项研究证明,天麻素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帕金森病与老年性痴呆症病情、抑制神经性疼痛,还能对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3]。
注意事项::
天麻因其显著疗效千百年来得以流传,但需知天麻也有副作用。
1. 天麻有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因此孕妇不宜食用;
2. 天麻性质辛散温燥,容易伤及小儿,因此儿童不宜食用;
3. 天麻会刺激胃肠道,因此体虚质弱、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不宜多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2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23.
[2]盛静.天麻及其伪品的实用鉴别探讨[J].人参研究,2003(02):19-20.
[3] 李燕,谢淼,邵明莎等.近10年来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2):2987-2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