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头盔都可以通过后脑勺部的旋钮调节紧固系统,控制头盔的包裹性。在理想状态下,通过与收束带的配合,紧固系统应牢牢固定住你的后脑勺。
每次戴上和脱下头盔时,都需要旋转旋钮微调紧固系统。一些头盔品牌使用BOA旋钮调节,而一些头盔品牌则使用更简单或更复杂的调节机制,这些技术都获得或多或少的成功。总而言之,头盔紧固系统的调节需要安静、简单和快速,同时保证你佩戴头盔时的舒适感。
旋转冲击保护系统
在过去的十年里,旋转冲击保护系统已成为自行车头盔领域中的安全标准。而MIPS多方位冲击保护系统,已成为业内的绝对“老大哥”,它也是目前最常见的冲击保护系统。而究其原理,MIPS就是在头盔内壁安装了一层底摩擦的面板,在发生碰撞时,这块面板能相对头盔外壳滑动10至15毫米,分散冲击力,降低车手脑震荡的风险。目前,MIPS多方位冲击保护系统已更新了多代。
此外,许多头盔品牌也已自研冲击保护系统。比如Lazer研发的KinetiCore,将头盔内部的EPS发泡材料分为孤立的小块,在撞击时能粉碎卷曲保护头部;又如Smith 将Koroyd材料用于头盔内部,它夹在MIPS保护系统与EPS发泡材料之间,呈现蜂窝状,也能够在撞击时粉碎溃缩,保护车手。
安全等级
所有的头盔都必须经过严苛的测试,才能获得在不同国家销售的认证。自1999年以来,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是头盔产品认证的官方机构,所有头盔都必须经过该委员会的批准,才能最终合法销售。
而在欧洲,头盔的认证标准则是CE-EN1078。目前,在全球大部分国家销售的自行车头盔,都通过了这两项认证。换句话说,在网上购买的一些廉价头盔可能都达不到销售标准,对于这种“保命”的用品,建议大家还是购买大品牌的产品。
由于此次评测不涉及头盔的冲击测试,因此外媒参考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头盔安全实验室的测试结论。截至本文刊发前,这个实验室已经测试了193种公路车、山地车、城市自行车头盔,因此非常权威。
这座实验室通过模拟碰撞环境,测试不同头盔降低脑震荡风险的能力,并将评测等级分为1星至5星,其中5星是最高评级。
头盔重量
与公路车上的大多数器材一样,头盔的重量也是不少车手考虑的因素,但这并不是评判一款头盔好坏的标准。在传统认知中,我们一般认为越轻的头盔越好,但无论重量如何,最重要的是它能有效保护你的安全。
外媒测试的头盔在230克至350克之间,它们之间的重量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从实际佩戴感觉来看,350克的头盔实际已经很轻了,但230克的头盔明显还要“更胜一筹”。
专注于耐力骑行和长途竞赛的车手,一般对头盔重量比较“敏感”,因为几十克重量对于颈部的压力,也会随着骑行距离的扩大而愈发明显。
功能大于形式?
这样说吧,戴着一款又帅又*的头盔能让你“回头率”爆满,一整天的心情都会好起来!因此,头盔的做工好不好?外观够不够好看?有没有“踩”在你的审美上?这些也是选头盔需要考虑的。
此外,头盔是骑行者身上最容易被注意的部分,选择鲜艳的颜色,或是相对低调的银色和白色,都会增加你骑行在路上能见度。
附件整合